oalib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投稿

时间不限

( 2025 )

( 2024 )

( 2023 )

( 2022 )

自定义范围…

匹配条件: “胡文琦” ,找到相关结果约194857条。
列表显示的所有文章,均可免费获取
第1页/共194857条
每页显示
液层厚度对浮力-热毛细对流面型的影响
段俐,,
力学学报 , 2004, DOI: 10.6052/0459-1879-2004-6-2004-049
Abstract: 将Michelson光学干涉测量系统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发展形成一种实时诊断热毛细对流和浮力对流流体表面形貌的实验测量系统.采用光学干涉测量方法研究了两端带有温差的矩形池内薄层流体的对流、表面变形、以及表面波的基本问题.应用Fourier变换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了流体表面变形和表面波的定量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了在浮力-热毛细对流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流体的表面变形,之后在该变形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表面波的信息,该表面变形和表面波与流体的温度梯度、表面张力、以及浮力有直接的关系;表面波隐藏在表面变形内.
四元水盐体系H+,Li+,Mg2+/CI--H2O中0℃时相平衡的研究
克源,
化学学报 , 1965,
Abstract: 1.本文报告四元体系H+,Li+,Mg2+∥Cl--H2O的研究。此体系H+,Li+,Mg2+∥Cl--H2O在0℃时的等温溶度图上有MgCl2·6H2O,HCl·MgCl2·7H2O,LiCl·MgCl2·7H2O,LiCl·2H2O,LiC1.本文报告四元体系H+,Li+,Mg2+∥Cl--H2O的研究。此体系H+,Li+,Mg2+Cl--H2O在0℃时的等温溶度图上有MgCl2·6H2O,HCl·MgCl2·7H2O,LiCl·MgCl2·7H2O,LiCl·2H2O,LiCl·H2O等五种盐的结晶区域以及一个HCl分压大于1大气压的区域。2.在研究三元体系H+,Mg2+∥Cl--H2O时,进一步证实有可称为氢(或泋)光滷石的复盐HCl·MgCl2·7H2O生成,它于1大气压下在約44℃分解。在三元体系H+,Li+∥Cl--H2O中,当0℃时,它也作为固相之一而存在。3.初步考察所研究的三元和四元体系中的盐析作用。确定在溶液粗成变化相当大的范围内,MgCl2·6H2O的溶度随氯化氢和氯化锂的浓度增加而比例下降(以重量克分子浓度表示溶液组成),同时在四元体系中氯化氢与氯化锂对溶液中氯化鎂的盐析作用呈加和性,即它们在四元体系中的总盐析作用等于它们分别在相应三元体系中对氯化镁的盐析效应之和。l·H2O等五种盐的结晶区域以及一个HCl分压大于1大气压的区域。2.在研究三元体系H+,Mg2+∥Cl--H2O时,进一步证实有可称为氢(或泋)光滷石的复盐HCl·MgCl2·7H2O生成,它于1大气压下在約44℃分解。在三元体系H+,Li+∥Cl--H2O中,当0℃时,它也作为固相之一而存在。3.初步考察所研究的三元和四元体系中的盐析作用。确定在溶液粗成变化相当大的范围内,MgCl2·6H2O的溶度随氯化氢和氯化锂的浓度增加而比例下降(以重量克分子浓度表示溶液组成),同时在四元体系中氯化氢与氯化锂对溶液中氯化鎂的盐析作用呈加和性,即它们在四元体系中的总盐析作用等于它们分别在相应三元体系中对氯化镁的盐析效应之和。
FRS—XRSA表征双轴取向PET的结晶度
,家璁
高分子学报 , 1996,
Abstract: 全倒易空间X-射线散射理论分析(FRS—XRSA)是研究与表征择优取向高聚物结晶度与取向分布的一种新方案,它可以解决粉沫法测定结晶度时取向试样难以消取向的困难,测定拉伸和回复过程中正在形变的取向试样的结晶度.在以前的工作中,对双轴取向的薄膜,仅进行了幅度β=0°(MD)与90°(TD)两个轴向,△α=10°的XRS测定,这样推得的结晶度事实上是MT双轴XRS的结晶度,即MT-XRS结晶度X,这种处理包含着XRS沿MT方向作均匀分布的近似.本文为了澄清这一问题,作了下述三点改进第一,利用FRS中XRS的强度分布,内插计算αi;,βi=0°~90°,△βi=10°的XRS,由此求得较符合理论要求的FRS-XRS结晶度X;第二,进行了FRS-XRS的极角因子cosαi;校正;第三,合理地处理了当极角αi=90°时出现奇点的困难.结果较合理.同时亦获得了晶粒度在FRS中的分布情况.
FRS-XRSA表征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取向分布
,家璁
高分子学报 , 1996,
Abstract: X-射线散射理论分析(FRS-XRSA)是作者为了研究和表征取向高聚物结晶度与晶粒取向分布(ODC)的一种新方案.在表征ODC方面应用分峰法(CPR)消除了传统极图法(PFM)中高重叠峰相互干扰的困难,克服了取向分布函数分析(ODFA)中出现虚织构的困难,并且经一次系统的FRS-XRS测定,可以得到几乎所有主要(hkl)晶面法向的ODC.作者应用FRS-XRSA对二类双轴取向PET磁带薄膜进行了ODC的研究。基于结晶几何学原理(CGP),建立了三斜晶系晶粒坐标系与试样坐标系的关系,并用于推演未测定方位角(αi,βi)(hkl)的晶面散射以及未测(h′k′l′)晶面的ODC.作者关系建立了双轴取向函数〈cos2φhkl,i〉,i=N、M、T的计算公式.按照FRS-XRSA获得了反映取向分布的10个晶面的双轴极图、三个主晶面(100)、(010)、(105)的总极图,以及反映平均取向的各种取向函数,如〈cos2φhkl,i〉、fchkl,i等,结果十分令人满意.
药用真菌桑黄菌丝体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杨全,旭光,,
中国中药杂志 , 2006,
Abstract: 目的:研究桑黄菌丝体多糖对小鼠S180实体瘤、腹水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接种S180实体瘤或腹水瘤后随机分组,饲喂不同剂量(100,200,400mg·kg-1·d-1)的桑黄菌丝体多糖,以饲喂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受试药物对小鼠S180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计算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饲喂桑黄菌丝体多糖的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加;3个剂量的桑黄菌丝体多糖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1.88%,46.25%,53.13%;并且可以显著延长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桑黄菌丝体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活性。
角位移增大连杆轴向预压缩驱动器静、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凯明,立华,燕照
兵工学报 , 2014, DOI: 10.3969/j.issn.1000-1093.2014.08.019
Abstract: ?为了进一步增大压电双晶片驱动器的输出角位移,基于轴向预压缩增大压电双晶片输出转角和力矩的方法,提出一种带有连杆机构的压电双晶片驱动器。对驱动器建立了端部带有扭簧的静力学数值模型,以及端部带有微小舵面的刚柔耦合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及有限元模型。所得的数值结果和有限元结果总体符合程度较好,静力学结果表明:带有连杆机构的轴向预压缩(PBP)驱动器较原PBP驱动器输出角位移增大了4倍以上,最大输出转角可达到26.3°,而输出转矩随之缩小。动力学结果给出了驱动器机构内部能量的传输及分配特性,以文中舵面作为驱动对象,驱动器平均输出角速度达到2000°/s,控制带宽达到30Hz,明显优于普通伺服舵机。该角位移增大PBP驱动器的设计和仿真研究可为以大位移、小输出力矩、高控制带宽为特征的微小型飞行器舵机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溶液热历史对蛋白质晶体生长影响的内在原因研究
戴国亮,解莹,,
化学学报 , 2007,
Abstract: 从溶液中聚集体的角度研究了溶液的热历史改变生长出的蛋白质晶体的数目和尺寸的内在原因.将在281和309K下保存1d的两组溶菌酶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沉淀剂生长晶体.随着高温溶液的比例增加,生长出的晶体数目减少,同时溶液中生长基元的尺寸增大.在5周内,采用动态光散射对281,293和309K三种温度下保存的溶菌酶溶液中聚集体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发现溶液中均存在大小不同的两部分聚集体,称之为小聚集体与多聚体.前者的尺寸基本不随保存时间而变化,而后者尺寸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减小,减小的速度与保存温度有关.多聚体的尺寸经过5周后和小聚集体基本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无序聚集阶段的溶液的均一化程度和成核阶段生长基元的尺寸受到了溶液热历史的影响,并最终对晶体的数目产生影响.
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靶向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刘明,,李亚男,
生物技术通报 , 2009,
Abstract: 随着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技术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新靶点建立和药物筛选研究,为药物设计、靶点的选择和用药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使药物筛选有了更高的特异性,对药物筛选和药理学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论述了功能基因的筛选、高通量细胞筛选和高内涵筛选技术、反义核酸技术、转基因/基因敲除技术、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酶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在靶向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高产截短侧耳素担子菌的抗性突变株筛选
陈晓丽,,昌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10,
Abstract: 截短侧耳素是由担子菌产生的一种三环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抑制肽基转移酶的活性而使细菌蛋白质合成受阻。论文以截短侧耳素产生菌clitopilusprunulus-04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后分别进行制霉菌素、特比萘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抗性突变子筛选,获得了大量的产量提高的突变子。制霉菌素和特比萘酚抗性突变子的正突变率较高,其中,一株制霉菌素抗性突变子pn163的截短侧耳素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8.50%,且遗传稳定性较好。制霉菌素和特比萘酚抗性突变子在高产截短侧耳素的同时,也降低了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量,推测产量提高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
径流冲刷对高寒高海拔地区高等级公路边坡侵蚀的影响
Impacts of runoff scouring on high-grade highway slope erosion in alpine and high-altitude regions

单永体,,,,,陈瑞华,,
- , 2016,
Abstract: 为阐明高寒高海拔地区高等级公路边坡侵蚀规律,为防治公路边坡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以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路基裸露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冲刷试验分析了汇流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的侵蚀规律与防护策略。分析结果表明:6.0、10.0、14.5 L?min-1流量下产流时间较3.5 L?min-1流量下产流时间分别提前了23.83、107.63、108.13 s,冲刷流量越大,产流时间越短; 3.5、6.0、10.0、14.5 L?min-1流量下总产沙量分别为14.65、20.42、43.61、32.20 kg,产沙量先增大后减小; 累积产流量与累积产沙量的关系满足幂函数形式; 冲刷流量与侵蚀产沙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有效减少路面径流是减少高速公路边坡侵蚀量的关键,配套排水措施应具有迅速将路面汇流汇集排出的功能; 高寒高海拔地区边坡防护应减少圬工防护措施,在边坡植被恢复时应采用合理的覆盖措施及固土措施。
In order to expound the erosion laws on high-grade highway slope in alpine and high-altitude region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water and soil loss for highway slope, subgrade bare slope of Gonghe-Yushu Highway in Qinghai Province was chosen as research object, field runoff scour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erosion laws of sink flow on high-grade highway slope in alpine and high-altitude regions, and protection strategy was expounded.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runoff produce times with flow rates of 6.0, 10.0, 14.5 L?min-1 respectively advance by 23.83, 107.63, 108.13 s compared to runoff producing time with flow rate of 3.5 L?min-1. The bigger scouring flow rate is, the shorter runoff producing time is. Total sediment yields with flow rates of 3.5, 6.0, 10.0, 14.5 L?min-1 are 14.65, 20.42, 43.61, 32.20 kg respectively, so the sediment yield first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mulative runoff yield and accumulative sediment yield meets power function form. Scouring flow rate and erosion sediment yield show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Obviously reducing pavement runoff effectively is the key to decrease highway slope erosion amount, the supporting drainage measures should have the function of collecting and discharging pavement sink flow quickly, masonry protection measures should be reduced in slope protection in alpine and high-altitude regions, and reasonable covering and soil fix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when slope vegetation is in recovery. 3 tabs, 7 figs, 32 refs
第1页/共194857条
每页显示


Home
Copyright © 2008-2020 Open Access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