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球与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
, PP. 7-11
Keywords: 数字地球,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裂缝,发育带,四川盆地
Abstract:
?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的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数字地球”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整合地球科学数据资料的一项总体性的国家目标.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比碎屑岩储层更为严重的非均质性.裂缝和孔洞在油气运移和开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裂缝和孔洞的渗透作用构成了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数字地球用来整合地下地质信息、测井信息、地震信息和遥感信息等,解释出的裂缝和孔洞系统与产油气带吻合性很好.“数字地球”为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References
[1] | 李德生.四川油气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地质学研究.见:李德生石油地质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220~232
|
[2] | 赵从俊,欧振洲.四川盆地碳酸盐岩裂缝性气藏的构造因素.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5):10~17
|
[3] | 斯麦霍夫em.裂缝性油气储集层勘探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
[4] | 艾格利拉r等.裂缝性油气田的开发.oilandgasjournal,1978~1979连载
|
[5] | 戴弹申.构造曲率是勘探裂缝性气藏的有效方法.天然气工业,1982;2(4):21~26
|
[6] | 邱中建,龚再升主编.中国油气勘探第二卷(西部油气区,第八章四川油气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41~276
|
[7] | enronoil&gaschinaltd,王进编译.川中项目利用遥感技术识别裂缝系统.见:对外合作勘探技术论文集.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77~84
|
[8] | 李德生.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地质学.石油学报,2000;21(2):1~8
|
[9] | 四川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川油气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