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清至民初卫河变迁考

Keywords: 河道变迁,清至民初时期,卫河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卫河系海河水系的支流,它流经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及山东西北部,隋唐至宋元时期称为御河,是重要的漕运通道。清至民初时期(1644—1927),由于支流分布及地理位置、地势等原因,卫河水患常发,河道亦时常发生变迁,其变迁河段主要在滑县至大名县之间,且有逐渐向东南偏移的总体趋势和特点。研究表明:卫河的主要支流均在滑县以下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卫河,而卫河东岸除了流量不大的硝河外,则较少有河流的汇入,加上漳河的频繁迁徙和不断侵入,势必会对东岸造成冲击,从而引发卫河向东南滚动迁移。

References

[1]  董庆恩,裘献功.光绪内黄县志[M].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1892(光绪十八年).
[2]  吴乔龄,吕文光.乾隆滑县志[M].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1760(乾隆二十五年).
[3]  穆彰阿.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许作民.黄泽与广润陂[J].殷都学刊,1989(3):112-114.
[5]  黄景.光绪续浚县志[M].刻本.郑州:河南省图书馆藏,1886(光绪十二年).
[6]  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浚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7]  姚德闻.康熙滑县志[M].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1686(康熙二十五年).
[8]  马子宽.民国重修滑县志[M].铅印本.郑州:河南省图书馆藏,1932(民国二十一年).
[9]  方元启.康熙南乐县志[M].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1711(康熙五十年).
[10]  卢崧.乾隆彰德府志[M].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1787(乾隆五十二年).
[11]  清代历朝官.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  姚锟.同治滑县志[M].刻本.郑州:郑州大学图书馆藏,1867(同治六年).
[13]  李浈.乾隆内黄县志[M].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1739(乾隆四年).
[14]  史其显.内黄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15]  武穆淳.嘉庆浚县志[M].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1801(嘉庆六年).
[16]  吴邦庆.畿辅河道水利丛书[M].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1824(道光四年).
[17]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8]  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魏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19]  陈锡铬.乾隆安阳县志[M].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1738(乾隆三年).
[20]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1]  穆彰阿.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书店,1934.
[22]  内黄县志编纂委员会.内黄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