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煤储层物性关系之探讨
Keywords: 煤储层渗透性构造应力场盆地煤矿床
Abstract: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下二叠统山西组主煤储层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应力差增大、煤储层渗透率梯度呈指数形式增长,煤储层压力梯度呈对数增长,这种规律主要受控于现代构造应力场应力方向与煤储层天然裂隙优势发育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组方向对于煤储层来说近于平行,对煤储层顶板则表现为近于正交,由此导致主煤储层中天然裂隙处于相对拉张状态,而其顶板天然裂隙处于挤压状态,主应力越大,相对拉张效应就越显著。基于这种规律和
References
[1] | 孙茂远,煤层气开发利用气册,1998年
|
[2] | 刘焕杰,山西南部煤层气地质,1998年
|
[3] | 秦勇(译),煤层甲烷储层评价与生产技术.美国煤层甲烷研究新进展,1996年
|
[4] | 钱凯,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1996年
|
[5] | 万天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1994年
|
[6] | 武烈,山西地震,1993年
|
[7] | 谢富仁,山西临汾地震研究与系统减灾,1993年
|
[8] | 地矿部华北石油局,煤层气译文集,1990年
|
[9] | 张博全,油气层物理学,1989年
|
[10] | 陈碧珏,油矿地质学,1987年
|
[11] | 徐芝纶,弹性力学,1978年
|
[12] | 秦勇 刘焕杰.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含气性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25(4):25-30,38.
|
[13] | 秦勇 刘焕杰.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含气性研究:Ⅱ.推断区及预测区煤层含气性 …[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25(6):18-22,.
|
[14] | 秦勇 宋党育.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的煤化作用及其控气特征[J].煤炭学报,1997,22(3):230-235,.
|
[15] | 叶建平,中国煤层气资源,1999年
|
[16] | 徐志斌,地学前缘,1998年,5卷,增刊,152页
|
[17] | 秦勇.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含气性研究:Ⅲ.煤层气采收潜热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26(1):26-30,.
|
[18] | 徐志斌,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27卷,1期,78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