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策略分析

, PP. 471-478

Keywords: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晋西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提出土石山次生林区应实行“封山育林为主,辅之以人工措施”植被恢复策略。在土层浅薄、坡度较陡的生态脆弱地段,需要进行长期的植被封育;在土层深厚而且坡度平缓地段,可适当辅之以人工措施,包括人工抚育,以及补植或补造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等。当前土石山区次生林经营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林分质量,加强管护力度;黄土丘陵区应该实行封山禁牧或轮牧、围栏圈养以及陡坡地退耕等措施,这是植被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对黄土丘陵区恢复和建设森林植被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指出只有转变农村传统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生产经营方式,长期坚持植被封育和保护为主的策略,结合人工营造乡土树种为主的森林群落,晋西黄土高原地区才有可能恢复原来的森林植被景观,真正实现该地区的植被重建和水土流失的根治。

References

[1]  马义娟,苏志珠.晋西黄土高原环境退化及生态建设对策[J].山地学报,2001 (3):278~281
[2]  苏志珠,朱东红,马义娟.晋西沿黄地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3(4):55~60
[3]  彭镇华,江泽慧.迎接21世纪生态环境新时代-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01~108
[4]  彭镇华,江泽慧.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J].应用生态学报,1999(1):99~103
[5]  彭镇华.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6]  彭俊.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封育并重-我国确定封山育林新思路[N].人民日报,2004-08-14(5)
[7]  孙友,孙阁.全国封山育林现场经验交流会确定封山育林新思路-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同等重要[N].中国绿色时报,2004-08-16
[8]  龚卫红.遥感技术在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1999(4):35~38
[9]  李志坚,高起江.晋西地区侵蚀强度区域分异的原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2(3):10~14
[10]  史敏华,侯德恒,霍履远.封山育林是恢复和重建晋西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J].山西林业科技,2003(2):17~19
[11]  赵百选,任林转,王丽萍.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对吉县20a来林业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防护林科技,1999(4):80~81
[12]  余新晓,陈丽华.晋西黄土地区小老树的防治与改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1):81~86
[13]  岳海明,张福平. 中阳县封禁治理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水利,2002(5):25~26
[14]  王文玉.封山禁牧是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措施[J].山西林业,2004(2): 3~14
[15]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1
[16]  马子清,山西植被[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