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研究的回顾和述评
|
Abstract:
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涉及教师培训政策、模式、需求、目标及问题等多个方面。学者们对教师培训政策进行了多角度阐述,梳理了政策的发展历程,但指出研究缺乏跨学科视角的整合及实施效果探讨。在培训模式上,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动,正经历从单一向多元化的变革,但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需求研究全面覆盖内容、方式及对象,强调个性化、差异化及时代性,但实际操作中应用不广,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关于培训目标的研究关注其确立依据、内容及优化策略,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类型单一、层次不明等问题。此外,中小学教师培训还面临组织形式化、内容单一、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等多重挑战。未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需继续保持广泛性和深入性,以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
Research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training encompasses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raining policies, models, needs, objectives, and challenges. Scholars have provided multi-faceted interpretations of teacher training policies, outlining their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yet they note a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insufficient exploration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Driven by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raining models are transitioning from singular to diversified approaches, though issues such a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persist, necessitating further optimization. Studies on teacher training need to comprehensively address content, methods, and target groups, emphasizing persona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contemporary relevance, yet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mains limite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inadequate. Research on training objectives focuses on their formulation basis, content,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but challenges such as uniformity in types and unclear hierarchies are evident in implementation. Additionall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training faces multiple challenges, including formalistic organization, monotonous content, and a lack of effectiveness and specificity. Moving forwar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must maintain its breadth and depth to cultivate a greater number of highly qualified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101/t20110104_146073.html, 2024-07-08. |
[2] | 教育部等八部门.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 2024-07-08. |
[3] | 史俊龙.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及趋势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
[4] | 谭贞.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选择[J]. 教学与管理, 2008(16): 8-11. |
[5] | 郝娜. 新世纪我国教师培训政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6. |
[6] | 邓甜.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
[7] | 温寒江. 师资培训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
[8] | 王全乐.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历史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05(5): 65-68. |
[9] | 李新宇.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进程和新的使命[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0(1): 14-17. |
[10] | 郭飞君, 杨清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培训政策演变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与职业, 2012(21): 54. |
[11] | 赵丽, 钟祖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 历史分期、发展特点与完善策略[J]. 中国远程教育, 2023, 43(3): 1-11+35. |
[12] | 徐今雅. 论新时期中国教师培训政策体系的构建[J]. 教育探索, 2005(5): 113-114. |
[13] | 蒋媛媛. 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
[14] | 单志艳. 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基于1986年和2011年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意见》的文本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13, 25(3): 42-46. |
[15] | 卢维兰.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三十年之演变[J]. 教学与管理, 2008(28): 3-5. |
[16] | 李瑾瑜, 史俊龙.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及创新趋势[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9(5): 83-89. |
[17]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J]. 教育研究, 2002(11): 85-90. |
[18] | 蔡伟. 建构以角色转换为核心的“全动型”教师培训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12): 87-92. |
[19] | 吴民祥. 探究式培训: 一种高效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5): 62-65. |
[20] | 曲中林. “巡培团”教师培训模式的构想[J]. 当代教育科学, 2011(5): 29-31. |
[21] | 曾海. 区域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12): 138-143. |
[22] | 李源田, 王正青. “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实践——以重庆市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1): 71-75. |
[23] | 王道福, 蔡其勇. “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知识-能力-实践-体验”模式建构[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 33(7): 116-121. |
[24] | 胡秋萍, 桑国元. 基于“互联网 + 自主学习”的区域教师培训模式构建[J]. 教育科学研究, 2022(12): 82-87. |
[25] | 张云亮, 汪德明, 时莉, 等.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1): 33-38. |
[26] | 张虹, 刘建银. “国培计划”实施中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分析——以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2(11): 30-32. |
[27] | 韩素兰, 王全乐. 教师培训需求转化为培训课程的策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3(33): 33-35. |
[28] | 郭绍青. 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课程实施与教师培训转型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7): 51-60. |
[29] | 王廷波, 于伟, 卜庆刚. 定调子∙照镜子∙开方子: 走向个性化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J]. 中小学管理, 2019(7): 51-53. |
[30] |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edu.cn/pei_yang_810/20110106/t20110106_567181.shtml, 2020-10-20. |
[31] | 蔡迎旗, 郑洁. 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的实证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1): 66-70. |
[32] | 容中逵. “国培”背景下农村教师研训问题研究——基于浙江、河北、四川三省调研情况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3(12): 7-10. |
[33] | 张云亮, 等.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1): 33-38. |
[34] | 石晓波, 李相禹. 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现状分析及思考——基于对河南省幼儿教育国培学员的调查[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3(6): 36-40. |
[35] | 孟繁胜, 曲正伟, 王芳. 不同阶段中小学教师发展需求比较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3): 151-156. |
[36] | 潘亦宁, 王珊. 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4): 13-15. |
[37] | 赖长春. 不同年龄段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及培训策略研究[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8, 7(4): 54-58. |
[38] | 卢雄, 涂勋志, 郭平. 教师培训的目标管理及其组织实施[J]. 中国成人教育, 2020(12): 86-88. |
[39] | 钟祖荣.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目标体系探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1(1): 20-23. |
[40] | 连玉生.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目标体系建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
[41] | 杜志强. 走向“互联网 + 个性化”的中小学教师培训[J]. 教育科学研究, 2021(2): 93-96. |
[42] | 傅祝余. 培育反思型教师[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
[43] | 宋辉, 邢秀茶, 崔兰芹. 以教师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师培训模式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 40(20): 32-34. |
[44] | 邓见兰. 对我国教师教育目标若干问题的探讨[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
[45] | 吴红斌, 吴伦敦.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4): 48-54. |
[46] | 王全乐, 韩素兰. 依据中小学教师培训目标开发培训课程探究[J]. 保定学院学报, 2013, 26(5): 97-100. |
[47] | 熊岚, 陈明立. 关于教师培训目标人本化的几点思考[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91-93. |
[48] | 宋桂芬. 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
[49] | 吴琼, 张养力.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2): 65-66. |
[50] | 郑珍珍, 张恩仁. 中小学教师培训: 现状、问题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19(2): 120-124. |
[51] | 徐威. 小学教师在职培训问题与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
[52] | 张二庆, 王秀红. 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以“国培计划”为例[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11(4): 36-39. |
[53] | 井祥贵. 人类学视角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探析[J]. 民族教育研究, 2015, 26(4): 77-81. |
[54] | 丁俊华, 李泽宇.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16): 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