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Corpora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DOI: 10.12677/ecl.2025.142558, PP. 572-582

Keywords: 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能源效率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ergy Efficiency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9~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环境效率,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提高企业能源环境效率;在高新技术行业及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能源环境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li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s samples from 2009~2022, and uses text analysis methods to portray the degre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The study finds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orpora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the conclusion still holds after a series of robustness test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mproves corpora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by promoting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in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corpora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is more significant.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References

[1]  黄勃, 李海彤, 刘俊岐, 等. 数字技术创新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企业数字专利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23, 58(3): 97-115.
[2]  李金昌, 连港慧, 徐蔼婷. “双碳”愿景下企业绿色转型的破局之道——数字化驱动绿色化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 40(9): 27-49.
[3]  黄大禹, 谢获宝, 孟祥瑜, 等.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家, 2021(12): 41-51.
[4]  黄丽华, 朱海林, 刘伟华, 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管理: 研究框架与展望[J]. 管理科学学报, 2021, 24(8): 26-35.
[5]  祁怀锦, 曹修琴, 刘艳霞. 数字经济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视角[J]. 改革, 2020(4): 50-64.
[6]  王守海, 徐晓彤, 刘烨炜. 企业数字化转型会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吗? [J]. 证券市场导报, 2022(4): 45-56.
[7]  靳毓, 文雯, 何茵.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贸研究, 2022, 33(7): 69-83.
[8]  周冬华, 万贻健. 企业数字化能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J]. 统计研究, 2023, 40(12): 106-118.
[9]  赵国庆, 李俊廷.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微观证据[J]. 产业经济评论, 2024(4): 23-34.
[10]  罗良文, 张琳琳, 王晨.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证据[J]. 改革, 2024(5): 64-79.
[11]  吴非, 胡慧芷, 林慧妍, 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21, 37(7): 130-144.
[12]  马慧, 陈胜蓝. 企业数字化转型、坏消息隐藏与股价崩盘风险[J]. 会计研究, 2022(10): 31-44.
[13]  宋德勇, 陈梁, 陈姚. 排污权交易如何提升企业能源效率: 微观机理与模式差异[J]. 经济管理, 2023, 45(10): 168-187.
[14]  张兵兵, 周君婷, 闫志俊.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来自三批次试点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 经济评论, 2021(5): 32-49.
[15]  朱金鹤, 孙乐.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提高了中国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吗[J]. 现代经济探讨, 2022(11): 1-13, 23.
[16]  刘海英, 郭文琪.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与能源环境效率——来自中国287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2(5): 72-86.
[17]  王亮, 昝琳. 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4, 39(6): 45-59.
[18]  屈小娥, 胡琰欣, 骆海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吸收能力与制度环境的视角[J]. 现代经济探讨, 2018(10): 64-72.
[19]  程中华, 李廉水, 刘军. 产业集聚有利于能源效率提升吗[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 32(3): 70-76.
[20]  倪超军, 李俊凤.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生态经济, 2018, 34(7): 50-54.
[21]  杨越, 成力为.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能源效率的阶段性特征[J]. 科研管理, 2019, 40(4): 125-134.
[22]  邓荣荣, 张翱祥.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 南方经济, 2022, 51(2): 18-37.
[23]  宋德勇, 朱文博, 丁海. 企业数字化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考察[J]. 财经研究, 2022, 48(4): 34-48.
[24]  张凯霞, 卜偲琦. 数字化转型提升了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效率吗? [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4): 113-131.
[25]  马从文, 杨洁.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研究——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3(2): 76-85.
[26]  胡洁, 韩一鸣, 钟咏.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产业经济评论, 2023(1): 105-123.
[27]  曹裕, 李想, 胡韩莉, 等. 数字化如何推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23, 39(3): 96-112, 126, 113.
[28]  车帅, 王军. 数字赋能是“生产导向”还是“环境友好”——来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证据[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3, 38(3): 82-97.
[29]  申明浩, 谭伟杰. 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表现——基于增量与提质的双重效应识别[J]. 南方经济, 2022(9): 118-138.
[30]  王博, 康琦. 数字金融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异质性特征、微观机制与宏观调节作用[J]. 南开经济研究, 2024(5): 162-176.
[31]  伍心怡, 何爱平. 数字技术助推中国现代能源体系构建: 赋能机制、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J]. 经济问题探索, 2024(1): 1-14.
[32]  王俊豪, 谢倩莹, 史丹. 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J]. 财贸经济, 2024, 45(6): 143-159.
[33]  张庆君, 陈蓉. 环境规制性政策负担与能源环境效率——企业家精神配置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4(11): 101-114.
[34]  Zhang, N., Kong, F., Choi, Y. and Zhou, P. (2014) The Effect of Size-Control Policy on Unified Energy and Carbon Efficiency for Chinese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 Energy Policy, 70, 193-200.
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14.03.031
[35]  Zhou, P., Ang, B.W. and Wang, H. (2012) Energy and CO2 Emission Performance i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 Non-Radi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21, 625-635.
https://doi.org/10.1016/j.ejor.2012.04.022
[36]  覃风展. 双碳背景下缫丝企业能源消耗及碳减排潜力——以河池市宜州区缫丝企业为例[J]. 应用能源技术, 2022(12): 39-42.
[37]  王浩, 刘敬哲, 张丽宏. 碳排放与资产定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经济学报, 2022, 9(2): 28-75.
[38]  曾林, 叶永卫, 王耀德. 碳交易价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上海金融, 2021(11): 61-70.
[39]  崔也光, 马仙. 我国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00家社会责任指数成分股的经验数据[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6): 45-51.
[40]  赵宸宇, 王文春, 李雪松.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财贸经济, 2021, 42(7): 114-129.
[41]  甄红线, 王玺, 方红星.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企业数字化转型[J]. 经济研究, 2023, 58(11): 62-79.
[42]  王馨, 王营.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 2021, 37(6): 173-188.
[43]  江艇. 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5): 100-12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