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养成课题分离习惯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the Habit of Separation of Subjects

DOI: 10.12677/ap.2024.1412879, PP. 242-249

Keywords: 教养方式,课题分离,自我发展
Parenting Style
, Separation of Subjects, Self-Development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深入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课题分离习惯培养的影响。通过详细分析不同教养模式对孩子行为和学习态度的塑造作用发现,父母的教养策略对孩子形成课题分离习惯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有效促进孩子课题分离习惯的形成,本文为父母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养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区分不同任务与责任,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独立性发展,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为未来的独立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This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ren’s cultivation of the habit of separation of subjects.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hap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enting models on children’s behavior and learning attitudes, it is found that parents’ parenting strategie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hildren’s formation of the habit of separation of subjec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habit of separation of subjec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eries of practical parenting strategies for parents. These strategies are designed to help childre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different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learning and life, enhance their self-management an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so as to help children better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in the growth proces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independent life in the future.

References

[1]  艾玲, 关婉怡(2023). 尊重边界, 和而不同——高一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课设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7), 29-31.
[2]  白洁琼, 郭力平(2024). 儿童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现状、不足与展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6(1), 137-140.
[3]  蔡雪斌, 桂守才, 唐易齐, 张硕, 许明星(2022).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复原力的影响: 自我控制与调节聚焦的链式中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8(4), 505-512.
[4]  陈世民(2021). 控制论视角下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探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9(7), 1106-1110.
[5]  丁亚东(2023). 父母教养方式如何纾解学生学习焦虑: 基于学习成绩与情绪认知的中介分析. 基础教育, 20(2), 90-99.
[6]  冯琳琳, 张乐琳, 孙晓瑜, 李丽荣(2023).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现实和网络利他行为的中介效应及比较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1(9), 1375-1381.
[7]  郭明春, 吴庆麟(2011). 父母教养与学业成就: 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4(2), 376-380.
[8]  黄河清(1998).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 教育评论, (2), 43-45.
[9]  雷丽丽, 冉光明, 张琪, 米倩文, 陈旭(2020). 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3), 329-340.
[10]  李慧, 黄夏宇, 常馨, 赵陵波(2023).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网络欺负的影响: 道德推脱与同伴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1(1), 114-123.
[11]  李明(2022). 家庭教育也需因材施教——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能力影响的群体异质性. 当代青年研究, (6), 67-77.
[12]  李婷, 张又文, 李玥漪, 黄峥(2022). 坚毅力的代际传递: 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8(2), 207-215.
[13]  刘国雄(2012). 普通中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职高生的异同. 中国特殊教育, (6), 69-74.
[14]  吕行, 刘彤彤, 安献丽, 穆海婷, 郝阳(2021).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 受他人导向自我监控的中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9(8), 1235-1238.
[15]  秦瑶, 彭运石(2024).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 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40(1), 103-113.
[16]  童星(2020). 大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基于我国定量研究的元分析. 高教探索, (3), 36-42.
[17]  王挺, 李甜甜, 蒋凌玮, 徐光兴(2023).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家庭教育服务对策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 (10), 91-97.
[18]  温慧, 马慧, 张春阳(202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卫生统计, 38(2), 226-228.
[19]  张效, 肖少北(2023).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资本、社交焦虑的关系: 基于潜在剖面模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1(6), 925-930.
[20]  张玉香, 杨颖(2005).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S1), 132-133.
[21]  朱晓文, 王凯丽, 任围(2023). 家庭教育的力量: 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校园欺凌. 中国青年研究, (3), 108-118.
[22]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487-496.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3.3.48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