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治理共同体何以构建: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
|
Abstract:
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嵌入–互动–赋能”三个核心维度的整合性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基层治理主体之间存在的多重嵌入关系为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奠定了必要基石;在动员基础上通过持续互动形成的价值认同为基层治理共同体提供价值基础;多元赋能贯穿嵌入动员与互动认同两方面,为共同体构建提质增效。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嵌入机制、健全互动机制与增强赋能机制,促进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communities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tegrated analysis framework including three core dimensions of “embeddedness, interaction and empower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multiple embedded relationships among grassroots governance subjects lay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grassroots governance community; the value identity formed through continuous interaction on the basis of mobilization provides the value foundation for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community; and the multiple empowerment runs through the embedded mobilization and interactive identity, which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mbedding mechanism,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enhance the empowerment mechanism,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ystem and capacity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1] | 周进萍. 从“共同治理”到“治理共同体”: 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逻辑转换[J]. 重庆社会科学, 2022(10): 97-107. |
[2] | 尹栾玉, 隋音.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理论意蕴与现实运行逻辑——基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理论视角[J]. 社会政策研究, 2023(1): 37-50. |
[3] | 孟燕, 方雷. 价值驱动、结构优化与主体赋能: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J]. 江苏社会科学, 2023(2): 116-125. |
[4] | 文宏, 林仁镇. 情感嵌入: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现逻辑——基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J]. 社会科学研究, 2023(2): 43-52. |
[5] | 雷茜, 向德平. 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机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1(3): 73-85. |
[6] | 孙枭雄, 仝志辉. 村社共同体的式微与重塑?——以浙江象山“村民说事”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 2020(1): 17-28. |
[7] | 张晓芬. 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结构张力与三维重构——基于“党-政-民”复规范性的视角[J]. 领导科学, 2023(5): 84-90. |
[8] | 刘伟.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逻辑、模式与展望: 以价值共创为视角[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3, 25(4): 60-67. |
[9] | 阚为, 钱伟.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中的公众参与: 理论逻辑与嵌入路径[J]. 贵州社会科学, 2021(8): 88-95. |
[10] | 王佃利, 孙妍.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与城市街道的“嵌入式”改革——以青岛市街道办改革为例[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 9(5): 47-57. |
[11] | 周进萍.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构成要素与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扎根分析[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3(3): 143-152. |
[12] | 张勇杰. 多层次整合: 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的行动逻辑探析——以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6): 125-132. |
[13] | 唐文玉. 分类嵌入: 当前中国“党社关系”的一个描述框架[J]. 求实, 2022(2): 13-23+109. |
[14] | 刘玉东. 国家治理体制改革中党委、政府与社会的结构性定位——基于南京市淮海路街道改革的经验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9, 21(1): 88-95. |
[15] | 李雪松.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再定位: 一个“嵌入型发展”的逻辑命题[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 41(4): 40-47. |
[16] | 陈晓运, 黄丽婷. “双向嵌入”: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J]. 新视野, 2021(2): 78-84. |
[17] | 徐旭初, 朱梅婕, 吴彬. 互动、信任与整合: 乡村基层数字治理的实践机制——杭州市涝湖村案例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 2023(2): 16-33. |
[18] | 毛晓光. 20世纪符号互动论的新视野探析[J]. 国外社会科学, 2001(3): 13-18. |
[19] | 付钊.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策略与行动逻辑——基于“情感-关系-行动”解释框架的分析[J]. 新疆社会科学, 2023(3): 139-149+152. |
[20] | 潘博.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共同体要素的分析视角[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5): 120-128. |
[21] | 滕玉成, 臧文杰. “差序-协同”: 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的意涵与逻辑[J]. 求索, 2022(1): 184-195. |
[22] | 孔海东, 张培, 刘兵. 价值共创行为分析框架构建——基于赋能理论视角[J]. 技术经济, 2019, 38(6): 99-108. |
[23] | 何得桂, 武雪雁. 赋能型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有效实现方式——以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 2022(6): 134-144. |
[24] | 张瑜, 韩升.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J]. 理论导刊, 2023(3): 70-77. |
[25] | 张帆. 信息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的路径与限度[J]. 兰州学刊, 2021(10): 65-78. |
[26] | 姜永伟. 法治视阈下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共建共享”转型[J]. 河北法学, 2018, 36(9): 37-49. |
[27] | 陶周颖, 王瑜. 主体嵌入与功能融入: 基层协商治理中党组织的行动逻辑分析——基于苏州市L社区“民生协商项目”的个案研究[J]. 学习论坛, 2022(4): 91-98. |
[28] | 潘泽泉. 政党治理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7(4): 31-40. |
[29] | 郁建兴, 任杰. 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J]. 政治学研究, 2020(1): 45-56+125-126. |
[30] | 蔡长昆. 自然灾害治理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差异[J]. 公共行政评论, 2016, 9(1): 55-85+183-184. |
[31] | 张冉, 张瑞. 新时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 变迁逻辑与共时场域[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2): 94-105. |
[32] | 燕继荣. 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投资——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解释[J]. 天津社会科学, 2010, 3(3): 59-64. |
[33] | 何继新, 栾文婷. 基层治理共同体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认知-情感-意动”视角[J]. 长白学刊, 2023(5): 61-75. |
[34] | 郑志钢. 基层治理中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J]. 思想战线, 2023, 49(3): 7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