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国内平台经济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综述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Domestic Platform Economy Research

DOI: 10.12677/ass.2024.138725, PP. 470-481

Keywords: 平台经济,文献综述,社会责任,反垄断,劳动保障
Platform Economy
, Literature Review,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titrust, Labor Protection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扩展,平台企业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平台经济也成为了当下学界中跨学科、跨专业的一大学术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内平台经济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焦点进行了梳理。首先,本研究将国内平台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了早期探索(2006~2014)、高速发展(2015~2019)、全面井喷(2020至今)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分别述评了各阶段的研究特点和重点议题。其次,本研究归纳了当下国内平台经济研究的焦点,包括社会责任、垄断问题、税收问题、劳动保障问题、以及平台经济在各个经济层面产生的影响,并全面呈现了当下平台经济的研究前沿和脉络。最后,在对现有研究总体评述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下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动态,提出了平台经济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借助这一全面性的综述回顾,本文希望能够推动关于平台经济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且在实践中协助探索平台经济的有序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platform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in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has been increasing. Consequently, the platform economy has become a major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professional academic research hotspo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frontier focuses of domestic platform economy studies. Firstly, this study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omestic platform economy research into three distinct stages: early exploration (2006~2014), rapid development (2015~2019), and full explosion (2020-present), and provides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issues of each stage. Secondly,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focuses of domestic platform economy research, includ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nopoly issues, taxation issues, labor protection issues, and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he platform economy. It comprehensively presents the current research frontiers and trends in the platform economy. Lastly, based on an overall re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 this study proposes ke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the platform economy, taking into account new trend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latest dynamics in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the paper aims to promot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form economy and assist in exploring the orderly op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latform economy in practice.

References

[1]  Schmalensee, R. and Evans, D.S. (2007)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Markets with Two-Sided Platforms (SSRN Scholarly Paper 987341).
[2]  Jia, K. and Kenney, M. (2022) The Chinese Platform Business Group: An Alternative to the Silicon Valley Model?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7, 58-80.
https://doi.org/10.1080/23812346.2021.1877446
[3]  裴长洪, 倪江飞, 李越. 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财贸经济, 2018, 39(9): 5-22.
[4]  吴双, 王勇.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经济: 一个分析框架[J]. 浙江社会科学, 2024(4): 4-13+155.
[5]  孙晋. 数字平台的反垄断监管[J]. 中国社会科学, 2021(5): 101-127+206-207.
[6]  肖红军, 李平. 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态化治理[J]. 管理世界, 2019, 35(4): 120-144+196.
[7]  王全兴, 刘琦. 我国新经济下灵活用工的特点、挑战和法律规制[J]. 法学评论, 2019, 37(4): 79-94.
[8]  刘权. 论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2, 25(5): 79-93.
[9]  郑洁, 程可. 规范和激励: 平台经济税收征管研究[J]. 税务研究, 2021(8): 71-76.
[10]  徐晋, 张祥建. 平台经济学初探[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5): 40-47.
[11]  樊大志. 将电子银行打造成“第二个银行” [J]. 中国金融, 2013(20): 28-30.
[12]  张栩青. 平台经济与商业银行交易银行策略的实施[J]. 上海金融, 2013(1): 17-20+116.
[13]  刘敏. 证券期货行业——市场创造型双边市场[J]. 生产力研究, 2008(18): 48-50.
[14]  蔡进. 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趋势与创新[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2): 6-9.
[15]  郭全中, 郭凤娟. 平台经济与媒体商业模式变迁[J]. 青年记者, 2013(9): 16-18.
[16]  强明, 任殿顺. 电信运营商阅读基地模式研究[J]. 中国出版, 2011(6): 53-55.
[17]  李萌. 从资源优势到平台优势——兼谈齐鲁晚报向平台经济的转型[J]. 青年记者, 2013(9): 19-20.
[18]  姜新. 县市报周刊的新闻操作与“平台经济”拓展——以《海门日报∙叠石桥国际家纺》周刊为例[J]. 中国记者, 2013(8): 109-110.
[19]  丁宏, 梁洪基.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发展战略——基于双边市场理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4): 118-127.
[20]  王勇, 朱雨辰. 论开发区经济的平台性和政府的作用边界——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视角[J]. 经济学动态, 2013(11): 12-19.
[21]  晁钢令, 王涛.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平台经济”城市[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 35(12): 60-69.
[22]  董淑华, 杜会敏, 赵颖. 平台集群研究——以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例[J]. 物流技术(装备版), 2012(18): 38-41.
[23]  李昌浩, 徐琪. 基于平台经济的服务创新模式研究——上海“四新”产业平台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J]. 上海经济研究, 2014(12): 69-77.
[24]  王果. 基于平台经济的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J]. 国际经济合作, 2014(8): 22-25.
[25]  王冠凤. 贸易便利化机制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研究——基于平台经济视角[J]. 经济体制改革, 2014(3): 38-42.
[26]  闫伟华. 网络文学出版市场发展的经济逻辑与未来市场格局[J]. 出版发行研究, 2015(5): 51-55.
[27]  陈秀英, 刘胜. 网络外部性下的网上支付产业竞争与创新[J]. 当代经济管理, 2015, 37(11): 64-70.
[28]  蒋伟, 杨彬, 胡啸兵.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态结构与系统培育研究——基于平台经济学视角[J]. 理论与改革, 2015(4): 89-92.
[29]  林章悦, 刘忠璐, 李后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基于金融与互联网功能耦合的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 36(7): 140-145.
[30]  艾维娜, 杨坚争, 王林. 互联网视角下生鲜O2O商业模式研究——以“厨易时代”为案例[J]. 当代经济管理, 2016, 38(1): 17-22.
[31]  王学成, 荣朝和. 出租车行业管制下的出行服务平台发展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37(6): 90-97.
[32]  仲崇高, 张勇. 分享经济: 逻辑、模式与边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23): 42-47.
[33]  李凌. 平台经济发展与政府管制模式变革[J]. 经济学家, 2015(7): 27-34.
[34]  詹东新, 吴滋兴, 张茂林. 基于“平台”思维的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融资模式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 2015(9): 68-71.
[35]  王博, 赵旭. 互联网初创企业的补贴倾斜策略研究[J]. 软科学, 2016, 30(2): 25-28.
[36]  罗丁亮, 王勇. 论自贸区的平台性质和发展战略——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视角[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36): 4-5.
[37]  栾群, 徐丹. 从技术与法律的边界看政府互联网监管——以快播案为样本的分析[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11): 59-61.
[38]  王志鹏, 张祥建, 涂景一. 大数据时代平台权力的扩张与异化[J]. 江西社会科学, 2016, 36(5): 222-228.
[39]  王茜. 互联网平台经济从业者的权益保护问题[J]. 云南社会科学, 2017(4): 47-52+185.
[40]  陈兆誉. 互联网经济中炒信行为的规制路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8(6): 203-215.
[41]  熊鸿儒. 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规制的主要挑战与国际经验[J]. 经济纵横, 2019(7): 83-92.
[42]  周克清, 李霞. 平台经济下的税收治理体系创新[J]. 税务研究, 2018(12): 73-77.
[43]  孙明贵.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思考[J]. 企业经济, 2018, 37(10): 5-10+2.
[44]  D.哈瑞斯赛思. 美国“零工经济”中的从业者、保障和福利[J].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4): 7-37.
[45]  余文涛, 吴士炜. 互联网平台经济与行业生产效率变革——基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科学, 2019(8): 55-68.
[46]  余文涛. 地理租金、网络外部性与互联网平台经济[J]. 财经研究, 2019, 45(3): 141-153.
[47]  张娜, 李波. 基于演化博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共生技术协同创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10): 146-154.
[48]  张翼飞, 陈宏民. 信息服务平台市场规模与定价关系研究——兼析信息服务平台合并的市场影响[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2): 108-111.
[49]  孙萍. “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 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J]. 思想战线, 2019, 45(6): 50-57.
[50]  涂永前, 熊赟. 情感制造: 泛娱乐直播中女主播的劳动过程研究[J]. 青年研究, 2019(4): 1-12+94.
[51]  胡慧, 任焰. 制造梦想: 平台经济下众包生产体制与大众知识劳工的弹性化劳动实践——以网络作家为例[J]. 开放时代, 2018(6): 178-195+10.
[52]  胡磊. 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动因及治理[J]. 理论月刊, 2019(9): 122-127.
[53]  李鹏, 胡汉辉. 企业到平台生态系统的跃迁: 机理与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0): 1-5.
[54]  谢佩洪, 陈昌东, 周帆. 平台型企业生态圈战略研究前沿探析[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7, 24(5): 54-65.
[55]  丁方舟. 论传播的物质性: 一种媒介理论演化的视角[J]. 新闻界, 2019(1): 71-78.
[56]  孙萍. 如何理解算法的物质属性——基于平台经济和数字劳动的物质性研究[J]. 科学与社会, 2019, 9(3): 50-66.
[57]  Kenney, M., Bearson, D. and Zysman, J. (2021) The Platform Economy Matures: Measuring Pervasiveness and Exploring Power. Socio-Economic Review, 19, 1451-1483.
https://doi.org/10.1093/ser/mwab014
[58]  李海舰, 李燕. 对经济新形态的认识: 微观经济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12): 159-177.
[59]  胡磊. 平台经济下劳动过程控制权和劳动从属性的演化与制度因应[J]. 经济纵横, 2020(2): 36-44.
[60]  阳镇, 陈劲. 平台情境下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 逻辑与实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2): 59-76.
[61]  易宪容, 陈颖颖, 于伟. 平台经济的实质及运作机制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6): 70-78+242.
[62]  李敏, 吴丽兰, 吴晓霜. 平台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J]. 工业技术经济, 2021, 40(10): 62-69.
[63]  纪园园, 张美星, 冯树辉. 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消费平台的视角[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6): 1579-1590.
[64]  潘家栋, 储昊东.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垄断了吗——基于市场势力测度的研究[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6(4): 29-37.
[65]  段鹏. 社群、场景、情感: 短视频平台中的群体参与和电商发展[J]. 新闻大学, 2022(1): 86-95+123-124.
[66]  陈帅, 俞飞滢, 周娟, 等. 共享经济下半契约型员工忠诚度形成机制——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财经论丛, 2020(2): 94-103.
[67]  夏冰青. 依码为梦[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
[68]  肖红军, 阳镇. 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治理: 理论分野与研究展望[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0(1): 57-68.
[69]  肖红军, 阳镇. 平台企业社会责任: 逻辑起点与实践范式[J]. 经济管理, 2020, 42(4): 37-53.
[70]  王宁. 分享经济是一种改良运动——一个“市场与社会”的分析框架[J]. 广东社会科学, 2018(2): 168-183+256.
[71]  尹志强, 马俊骥. 网络平台经营者“应当知道”要件之重新检视[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0, 23(6): 61-72.
[72]  姚辉, 阙梓冰. 电商平台中的自治与法治——兼议平台治理中的司法态度[J]. 求是学刊, 2020, 47(4): 90-102+2.
[73]  阳镇, 许英杰. 平台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J]. 企业经济, 2018, 37(5): 78-86.
[74]  阳镇, 陈劲.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及其治理: 一个文献综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10): 34-55.
[75]  王先林, 方翔. 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的趋势、挑战与应对[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2): 87-97.
[76]  杨东, 臧俊恒. 数字平台的反垄断规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74(2): 160-171.
[77]  李凯, 樊明太. 我国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的新问题、新特征与路径选择[J]. 改革, 2021(3): 56-65.
[78]  陈兵. 平台经济领域相关市场界定方法审视——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第4条为中心的解读[J]. 法治研究, 2021(2): 89-101.
[79]  唐要家, 唐春晖. 数字平台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J]. 财经问题研究, 2021(2): 33-41.
[80]  钟洲, 李军林. 论反垄断监测预警制度的建构[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4, 40(3): 59-71.
[81]  王先林, 曹汇. 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的三个关键问题[J]. 探索与争鸣, 2021(9): 54-65+178.
[82]  李世刚, 包丁裕睿. 大型数字平台规制的新方向: 特别化、前置化、动态化——欧盟《数字市场法(草案)》解析[J]. 法学杂志, 2021, 42(9): 77-96.
[83]  刘单单. 国际视野下平台自我优待行为的反垄断规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2(1): 49-53.
[84]  陈肖盈. 日本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环境整顿的经验分析[J]. 现代日本经济, 2022, 41(1): 47-57.
[85]  侯江玲. 新时期平台经济所得税监管问题探析[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2(7): 115-119.
[86]  欧阳天健. 数字法治背景下平台经济的税法规制[J]. 南京社会科学, 2022(8): 75-84+133.
[87]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课题组, 李杰生, 夏显辉, 等. 平台经济涉税风险及防控对策探讨——基于成都市平台经济企业的调研[J]. 税收经济研究, 2023, 28(1): 14-19.
[88]  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税务局课题组, 郝玲, 王东衍, 等. 平台经济税收监管探讨[J]. 税务研究, 2020(4): 127-131.
[89]  洪治纲. 数字税市场国征税权的政治经济学依据及对我国的意义[J]. 税收经济研究, 2021, 26(5): 6-13.
[90]  周克清, 郑皓月. 平台经济下第三方平台信息共享对个税遵从的影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43(9): 96-101.
[91]  洪联英, 周天宇. 共同富裕导向下数字税征税逻辑与推进思路——基于数据要素融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 财会通讯, 2023(4): 3-8.
[92]  安世强. 平台型电商补贴业务的收入确认及增值税处理[J]. 财会通讯, 2023(11): 92-96.
[93]  闫晴. 数字经济时代灵活用工平台税收征管制度的困局、溯源及破解[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31(3): 104-120.
[94]  邓学飞, 孟新华, 吕敏. 平台经济下直播带货税收治理问题研究[J]. 税务与经济, 2022(5): 45-52.
[95]  丁晓钦, 王艺宣.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国际数字税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3(3): 100-110.
[96]  马海涛, 曹明星, 白云真. 经合组织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改革的方案逻辑与中国应对——一个基于新市场财政学的分析框架[J]. 当代财经, 2022(1): 29-39.
[97]  钟鸣. 欧盟数字平台监管的先进经验及我国的战略选择[J]. 经济体制改革, 2021(5): 165-172.
[98]  陈伟光, 钟列炀, 裴丹. 平台经济治理: 从国家监管向全球治理跨越的逻辑[J]. 天津社会科学, 2022(6): 71-80.
[99]  刘子琦, 吉伟伦. 新就业形态研究成果与展望——基于2015-2023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 2024(6): 87-95.
[100]  张富利. 吞噬反抗与权利克减: 平台不稳定劳动者的双重困境[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136-148.
[101]  赵璐, 刘能. 超视距管理下的“男性责任”劳动——基于O2O技术影响的外卖行业用工模式研究[J]. 社会学评论, 2018, 6(4): 26-37.
[102]  刘战伟, 李嫒嫒, 刘蒙之. 平台化、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创意劳动者: 一项劳动控制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 28(7): 42-58+127.
[103]  吴清军, 李贞. 分享经济下的劳动控制与工作自主性——关于网约车司机工作的混合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8, 33(4): 137-162+244-245.
[104]  胡鹏辉, 余富强. 网络主播与情感劳动: 一项探索性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 26(2): 38-61+126.
[105]  蔡润芳. 平台资本主义的垄断与剥削逻辑——论游戏产业的“平台化”与玩工的“劳动化” [J]. 新闻界, 2018(2): 73-81.
[106]  罗铮, 宁殿霞.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的价值增殖研究——基于西方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研究的思考[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2, 13(2): 198-210.
[107]  李力行, 周广肃. 平台经济下的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 变化趋势与政策应对[J]. 国际经济评论, 2022(2): 46-59+5.
[108]  闫晋齐. 主体还是用户?——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中数字劳动的本质内涵再审视[J]. 天府新论, 2024(3): 39-46+157.
[109]  朱萌. 平台经济下劳动关系认定的经济现实标准探究——基于英国优步判例的思考[J]. 财贸研究, 2022, 33(4): 15-24.
[110]  杜宁宁. 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治理逻辑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24(2): 124-133.
[111]  李志强, 廖欣. 劳动关系微分化视角下网约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4(2): 104-118.
[112]  徐益斌, 陈志斌, 刘建月. 政府参与视角下的平台零工权益保障策略研究——以合作用工模式为例[J]. 运筹与管理, 2023, 32(12): 214-219.
[113]  舒雯.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平台经济发展对流通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四大城市群的经验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2): 117-120.
[114]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发展研究课题组, 张宝生, 孙嘉慧, 等. 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 以数字物流为中介[J]. 中国流通经济, 2024, 38(8): 3-16.
[115]  冯卓, 吴奇. 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工业技术经济, 2024, 43(6): 103-112.
[116]  赫国胜, 刘璇. 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J]. 统计与决策, 2024, 40(1): 108-113.
[117]  全继月, 南润福. 平台经济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论产业聚集与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7): 180-183.
[118]  赵兵, 万相昱. 平台经济发展对我国流通业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基于创新机制检验[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24): 14-17.
[119]  孙永强, 石尉艺, 刘雅欣. 平台经济能否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J]. 上海经济研究, 2023(10): 51-62.
[120]  杨伟国, 吴邦正. 平台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 2022(4): 2-16+126.
[121]  程聪慧, 刘昱呈. 平台经济发展与农村创业活跃度[J]. 科学学研究, 2023: 1-14.
[122]  耿晓, 刘景芝, 张茜. 平台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兼论居民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22): 61-64.
[123]  汤莉, 陈康荣. 平台经济、智慧流通与服务消费——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17): 117-120.
[124]  许扬阳. 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与市场扭曲关系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 2021(20): 102-10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