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个体特征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Abstract:
政府满意度提升对于近年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力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目标性意义和作用。本文以CSS2017年度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ologit模型分析公民个体特征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括社会公平、社会信任、社会宽容感知在内的公众个体主观感受对政府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而居民性质、经济收入、就业地位等的个人客观境遇对公民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因此,政府需从总体原则、公共意识与责任、政府建设层面出发,并注重价值建设与营造,进而有效改善政府服务,提升公众的政府满意度。
Government satisfaction enhancement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arget significance and role in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citizen characteristics on government satisfaction by using ologit model based on CSS2017 annu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individual subjective feelings of the public, including social fairness, social trust, and perception of social toleranc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government satisfaction, while individual objective situations such as the nature of residents, economic income, and employment statu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itizens’ satisfaction.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start from the general principle, public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and government building levels, and focus on value building and creation,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government services and enhancing public satisfaction with government.
[1] | 盛明科, 刘贵忠. 政府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方法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06(6): 36-40. |
[2] | 李志刚, 徐婷.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 电子政务, 2017(9): 119-127. |
[3] | 尤建新, 邵鲁宁, 杨淼. 公众满意理念及公众满意度评价[J]. 上海管理科学, 2004(2): 59-61. |
[4] | 冯菲, 钟杨.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10个城市公众满意度的调查[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 17(2): 58-75. |
[5] | 朱国玮, 黄珺, 汪浩. 公共部门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J]. 理论与改革, 2004(6): 42-45. |
[6] | 吕维霞. 论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感知与评价[J].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9): 128-132. |
[7] | 王谦, 李锦红. 政府部门公众满意度评价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J]. 中国行政管理, 2006(1): 33-35. |
[8] | 李文彬, 何达基. 政府客观绩效、透明度与公民满意度[J]. 公共行政评论, 2016, 9(2): 93-111+206-207. |
[9] | 王寅, 曾莉, 吴慧媛. 政府能力、个体特征与政民互动对公民满意度的影响[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 23(3): 162-172. |
[10] | 林建鹏, 吕汶鑫. 互联网使用能否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基于信息偏好与把关机制的类型学分析[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3): 36-53. |
[11] | 吴建南, 庄秋爽. 测量公众心中的绩效: 顾客满意度指数在公共部门的分析应用[J]. 管理评论, 2005, 17(5): 53-57. |
[12] | 毛丹, 李宇阳, 陈长珍. 公众满意度测量评价方法及问题思考[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6, 32(5): 639-642. |
[13] | 梁昌勇, 代犟, 朱龙. 基于SEM的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2): 123-129. |
[14] | 吴建南, 张萌, 黄加伟. 基于ACSI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1): 13-17. |
[15] | 郑方辉, 邓霖, 卢扬帆. 影响政府整体绩效的公众满意度因素实证研究[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6(1): 40-48. |
[16] | 焦微玲. 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的构建[J]. 情报杂志, 2007, 26(10): 36-38. |
[17] | 朱红灿, 张冬梅.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 情报科学, 2014, 32(4): 31-34. |
[18] | 曹现强, 林建鹏. 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 19-30. |
[19] | 龚佳颖, 钟杨. 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上海17个区县1调查的实证分析[J]. 行政论坛, 2017, 24(1): 85-91. |
[20] | 贾奇凡, 尹泽轩, 周洁. 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下公众的政府满意度: 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J]. 公共行政评论, 2018, 11(1): 62-82+220. |
[21] | Hwang, E.-G., McGarrell, E.F. and Benson, B.L. (2005). Public Satisfaction with the South Korean Police: The Effect of Residential Location in a Rapidly Industrializing Natio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3, 585-599.
https://doi.org/10.1016/j.jcrimjus.2005.08.007 |
[22] | 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课题组.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 调研世界, 2015(4): 15-19. |
[23] | 阮荣平, 周佩, 程郁. 多维度民生状态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动态效应——基于“中国民生调查”民生关切点入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文汇, 2017(6): 88-105. |
[24] | 王晓莹, 罗教讲. 生活境遇与政府工作满意度——基于对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1): 107-111. |
[25] | 白春阳. 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
[26] | 罗伯特?帕特南. 使民主运转起来[M]. 王列, 赖海榕, 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95. |
[27] | 俞可平. 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1): 10-15. |
[28] | 晏辉. 论社会宽容[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83-89. |
[29] | 严挺, 卢春龙. 中国的社会宽容及其对公共参与的影响[J]. 学习与探索, 2022(1): 68-75. |
[30] | 李涛, 黄纯纯, 何兴强, 周开国. 什么影响了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来自广东省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08(1): 137-152. |
[31] | 施生旭, 郭新琴. 公共服务满意度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视角的研究[J]. 重庆社会科学, 2023(4): 77-93. |
[32] | 肖祥. 价值独断主义批判与社会宽容之营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视角[J].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2, 2(4): 82-92. |
[33] | 张中祥. 从有限政府到有效政府: 价值?过程?结果[J]. 南京社会科学, 2001(3): 3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