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对大学生性格的影响
|
Abstract:
童年作为人生最珍贵的阶段之一,有及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可导致大学生性格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性格会伴随人终生,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家庭因素、校园环境和社会角度为切入点来分析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童年影响因素之间产生对比,提出相对应的建议,结合三个方面把控好童年的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内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A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stages of life, childhood has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which can lead to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haracter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will accompany a person’s whole life and penetrate into all aspects of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childhoo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amily factors, campus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By combin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guidance, college students can maintain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the ability to explore and create,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head.
[1] | 习近平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 美丽中国梦属于你们[J]. 儿童大世界, 2015(8): 11. |
[2] |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著. 童年的秘密[M]. 金晶, 孔伟, 译.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1. |
[3] | 孙嘉琦. 浅谈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 亚太教育, 2016(30): 20. |
[4] | 孙玉杰. 父母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J]. 亚太教育, 2022(20): 23-25. |
[5] | 程族桁, 王奕冉.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 2012, 27(6): 66-68. |
[6] | 陆美静. 童年的意蕴与人性的复归——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为例[J]. 学前教育研究, 2017(11): 14-24. |
[7] | 戴明月. 试论学校环境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28(10): 113-114. |
[8] | 潘月娟. 试论师幼良好人际关系的特点和形成[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1(2): 61-64. |
[9] | 潘晶. 师幼关系对学前儿童的影响[J]. 现代交际, 2015(6): 256. |
[10] | 陈春艳.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 2022: 53-56. |
[11] | 杨红超. 留守学生常见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2(4): 64. |
[12] | 王欣怡. 新媒介环境下“儿童成人化”现象初探[J]. 东南传播, 2021(3): 119-124. |
[13] | 冯海龙. 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分析[J]. 统计与管理, 2015(1): 78-79. |
[14] | 陈健芷.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0(6): 90-92. |
[15] | 彭红涯. 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自控力[J]. 河南教育(高教), 2016(12): 36-38. |
[16] | 郑思严. “90后”大学生性格特点与教管模式的关系[J]. 经济师, 2018(2): 223+225. |
[17] | 孙梦霖. 浅谈实用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改革与开放, 2018(8): 115-116. |
[18] | 毕强.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性格分析[J]. 商, 2015(36): 282. |
[19] | 任白剑, 朱宇航, 刘轩. 论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 现代交际, 2019(12): 143, 142. |
[20] | 王凤华. 性格与环境——《米德尔马契》主要人物形象分析[J]. 安阳大学学报, 2003(3): 108-109. |
[21] | 李佳, 谢静. 论家庭氛围对孩子童年的影响[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2(2): 70-72. |
[22] | 张全元. 浅论家庭、学校与社会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J]. 学周刊, 2020(23): 189-190. |
[23] | 李舒冬, 游怡. 好习惯好童年好人生[J]. 中国德育, 2018(23): 60-62. |
[24] | 洪文娟, 李密, 侯庆红, 罗明英, 胡承平, 刘卫青. 大学生童年期社会挫败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 49(6): 988-992+1004. |
[25] | 徐蕴琦. 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 33(4): 31-34. |
[26] | 张璐. 浅议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 43. |
[27] | 周霞.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32): 219. |
[28] | 郝坤. 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途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 2020(S1): 51-52+56. |
[29] | 李喜. 新媒体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 福建轻纺, 2022(11): 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