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06 年–2015 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DOI: doi:10.7507/1002-0179.201608325 Keywords: 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耐药监测, 多重耐药 Abstract: 目的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提供长期的监测数据依据。 方法收集 2006 年—2015 年临床住院和门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非重复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 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做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 WHONET 5.6 软件和 iLabDataforMDR 1.03 软件进行统计。 结果2006 年—2015 年共计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 38 487 株,其中埃希菌属(14 862 株,38.6%)、克雷伯菌属(12 894 株,33.5%)、肠杆菌属(6 277 株,16.3%)、变形杆菌属(1 758 株,4.6%)、沙雷菌属(1 257 株,3.3%)、枸橼酸杆菌属(933 株,2.4%)和摩根菌属(506 株,1.3%)居前 7 位。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标本分布来源前 3 位为痰液(46.9%)、尿液(18.7%)和分泌物(11.5%)。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呈高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 85.3%、52.6%、72.9%。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明显降低,其余抗菌药物均呈现耐药率降低或低速增长趋势。该院埃希菌属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菌株分离率变化不大,克雷伯菌属产 ESBL 菌株分离率下降明显,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分离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结论该院抗菌药物总体耐药呈现下降趋势,MDRO、产 ESBL 菌均呈现下降趋势,但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持续增长,需要重点关注。长期持续监测细菌的耐药情况对细菌耐药变迁和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定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