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2 

支气管囊肿29例

Keywords: 支气管囊肿,外科临床,手术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支气管囊肿较少见,1991-07至2011-07的20年间,我院收治经手术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支气管囊肿29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7~76岁,平均40.5岁,其中20~50岁23例。囊肿发生部位:纵隔内20例,肺内6例,颈部2例,腹腔1例。1.2 临床表现 发生在纵隔内的20例中,11例有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气促、咳嗽、吞咽梗阻等,9例无症状;发生在肺内的6例中,5例有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脓痰、咯血、发热、胸痛等,1例无症状;发生在颈部的2例,均表现为渐进长大的大小可变性包块,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紧缩感;发生在腹腔的1例,表现为左上腹疼痛伴发热。1.3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29例患者均行胸部X线正侧位摄片,28例发现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1例左侧中到大量胸腔积液。28例肿块影中,5例见气液平,3例仅见气体影,20例见囊实性改变。23例行CT检查,其中4例明确诊断支气管囊肿,1例考虑左侧脓胸,1例考虑肺癌,余17例均考虑纵隔、肺、颈部、左上腹占位性病变。内镜检查:食管镜检查18例,其中5例发现外压性改变。气管镜检查3例,其中1例发现支气管外压性改变。29例均常规B超检查,1例为左侧胸腔积液,17例为混合型占位,8例为液性占位,3例仅见气体影。其中2例在院外行食管超声检查提示后纵隔囊实性占位。1.4 诊断 本组29例,术前明确诊断支气管囊肿5例,考虑支气管囊肿3例,误诊21例。1.5 治疗 本组29例均经手术治疗,有感染者术前控制感染。18例行电视胸腔镜探查、肿块完整切除。7例开胸行纵隔肿块切除或肺叶切除或肺契形切除。2例经颈行囊肿完整切除。1例经腹腔行左上腹包块切除。1例考虑左侧脓胸经脓腔引流6个月后持续漏气,行开胸纤维板、囊肿剥除加左下肺切除。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6 术后病理检查和随访 本组29例术后病理检查均发现囊肿表面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内含水样或黏稠浆液样内容物、或咖啡样内容物、或脓液。其中24例囊壁内发现软骨片断,1例囊壁发现鳞状细胞癌变。3例失访,余26例随访10个月至18年,未见远期并发症。1例纵隔内支气管囊肿术后3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囊肿癌变术后经放化疗生存期满5年。2 讨 论支气管囊肿是呼吸系统在胚胎发育时期原始腹侧前肠发育异常所致。常常发生在气管、食管周围,男性略多于女性,右侧偏多,大部分发生在纵隔内,小部分发生在肺内,极个别可发生在胸部以外的部位如颈部、脑部、硬脊膜、腹腔等[1]。本病一般自幼年起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灶增大产生压迫症状或并发感染等时始被发现,或于体检时被发现。多见于中青年[2],本组患者中20~50岁者23例,占79.3%。本病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支气管囊肿部分无临床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最终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当囊肿位于纵隔时,可表现为胸痛、胸闷;当气管、食管或血管受压时,则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吞咽梗阻、大血管受压综合征等。当囊肿位于肺内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就有症状,常因囊腔内感染或囊肿周围炎性反应而出现发热、咳嗽、咯脓痰、胸痛甚至咯血。本组位于肺内者6例中,5例有症状。当囊肿位于胸外时,可因囊肿增大或囊腔感染出血而出现相应的症状。支气管囊肿的诊断一般较困难,误诊率较高,本组术前误诊21例(72.4%),这与其他文献报道相符合,有文献报告提示为28.3%~70.6%[3],有的甚至高达30%~93.3%。林洁等[4]报告20例支气管囊肿术前仅1例明确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