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
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Keywords: 血压变异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症状性颅内出血 Abstract: 目的 探讨早期血压变异性(BPV)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IVT)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风险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2至2016年的发病4.5 h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IVT且临床资料完整的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后48 h内头颅CT或MRI结果及NIHSS评分变化分为sICH组(22例)和非sICH组(157例)。采用单因素t、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sICH危险因素的差异性。进一步分别将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和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以四分位数分为4组,以最低四分位组为参照组,其余组分别与参照组比较。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sICH组年龄、纤维蛋白原(FIB)、吸烟史、24hSBPsd、24hDBPsd均高于非sICH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ICH组年龄(OR 3.7,5%CI 1.089~8.920)、吸烟史(OR 2.3,5%CI 1.042~8.257)及24hSBPsd(OR 4.5,5%CI 1.397~12.237)均仍高于非sICH组(均P<0.05),而2组之间FIB、24hDBP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吸烟史危险因素后,最高四分组24hSBPsd、24hDBPsd发生sICH风险分别是最低四分位组的10.882倍(95%CI 2.088~56.717)、6.025倍(95%CI 1.550~23.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BPV越大,发生IVT后sICH风险越高,以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