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
舟山渔场主要食用经济鱼类异尖线虫感染及其理化耐受特性研究Abstract: 目的 了解舟山渔场海鱼异尖线虫三期幼虫感染情况及理化特性.方法 解剖鱼体,分离体内异尖线虫幼虫,镜下鉴定虫种;观察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在不同的介质、抗蠕虫药、温度下的生存耐受情况.结果 海鱼异尖线虫总感染率为49.10%(218/444),感染率较高的鱼种有带鱼、鲐鱼、(鱼免)鱼、白姑鱼和海鳗等(感染率均>90%),218条海鱼体内共检出异尖线虫3314条,平均强度为每条鱼感染异尖线虫15.20条.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对常用的调味品有较强的耐受力,高度白酒杀虫效果优于低度白酒;低浓度复方甲苯咪唑(6.25 g/L)杀虫效果优于高浓度复方甲苯咪唑(12.50、18.75 g/L),也优于其他药物;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力,在-20℃、-10℃时分别可存活9h、12 h;对高温非常敏感,50 ℃、60 ℃时分别在11 s内及1 s内死亡.结论 舟山渔场海鱼异尖线虫三期幼虫感染率较高.海鱼进入市场前在-20℃冰冻24 h、高温烹饪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异尖线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