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
环境镉暴露人群机体镉负荷与肾损伤效应的3年追踪研究Abstract: 目的 观察和分析环境镉污染区人群机体镉负荷及肾损伤的动态变化。 方法 于2011年4至7月在我国广东省粤北地区选择某镉污染区作为调查地区。依据土壤和大米中镉污染水平将调查地区分为低、高暴露组。其中,大米镉均值在0.15~0.40 mg/kg且土壤镉均值0.5~1.0 mg/kg为低镉暴露组;大米镉均值>0.40 mg/kg且土壤镉均值>1.0 mg/kg为高镉暴露组。以分层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在当地居住15年以上、年龄>40周岁、无职业镉暴露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计414名,其中低暴露组168名,高暴露组246名。又于2014年3至6月,对上述调查对象进行追踪随访,共随访到305名,其中低暴露组116名、高暴露组189名。通过个人健康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采用四分法入户采集调查对象自产的大米、蔬菜,测定其镉含量,其中,2011年采集大米、蔬菜分别为190份、161份,2014年分别为190份、153份;收集调查对象晨尿样本,测定尿镉及肾损伤标志物N-乙酰-β-氨基葡萄糖甘酶(NAG)、β 2-微球蛋白(β 2-MG)和尿肌酐含量。采用χ 2检验比较2011与2014年大米和蔬菜中的镉含量超标率差异及调查对象尿镉、NAG、β 2-MG异常率的差异,并以 OR (95% CI )值表示相对危险度。 结果 随访时大米镉含量 P 50( P 25~ P 75)为0.42(0.20~1.14) mg/kg, 2011年为0.43(0.17~1.10) mg/kg ( Z =-0.77, P =0.440)。随访时蔬菜镉含量 P 50( P 25~ P 75)为0.25(0.12~0.59) mg/kg,高于2011年[0.13(0.07~0.34) mg/kg]( Z =-4.69, P <0.001);超标率为60.8%(93/153),亦高于2011年[38.5% (62/161)](χ 2=15.58, P <0.001)。随访时高暴露组调查对象尿镉含量 P 50( P 25~ P 75)为8.64(4.56~17.60) μg/g肌酐,高于2011年[7.90(3.96~14.91) μg/g肌酐]( Z =-2.80, P =0.005)。随访时调查对象尿β 2-MG含量 P 50 ( P 25~ P 75)为0.15(0.07~0.45) μg/g肌酐,2011年为0.15(0.07~0.29) μg/g肌酐( Z =-2.263, P =0.024);尿β 2-MG异常率为15.1 %(46/305),高于2011年[7.5%(23/305)](χ 2=15.61, P <0.001),是2011年的2.00倍( OR =2.00 ,95% CI :1.23~3.24 )。随访时尿NAG含量 P 50( P 25~ P 75)为13.55(9.1~19.84) U/g肌酐,高于2011年[7.12(5.05~10.65) U/g肌酐]( Z =-12.52, P <0.001);尿NAG异常率为33.8%(103/305 ),高于2011年[8.2% (25/305)](χ 2=64.72, P <0.001),是2011年的4.12倍( OR = 4.12, 95% CI :2.87~5.92)。 结论 环境镉对调查地区大米、蔬菜等农作物的污染持续存在,调查对象机体镉负荷水平持续较高,肾损伤呈加重趋势;在反映早期肾损伤变化的方面,尿NAG较β 2-MG更为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