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杂志 2016
鲂属鱼类杂交子代肌间骨的形态学比较DOI: DOI: 10.13859/j.cjz.201602010 Keywords: 鲂属 杂交 肌间骨 数目 形态特征 Abstract: 本研究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与鲂属其他 3 种鱼类三角鲂(M. skolkovii)、广东鲂(M. terminalis)和厚颌鲂(M. pellegrini)正反交及其亲本自交共 0种组合子代的肌间骨的数目、形态、分布和长度进行了比较分析。10 种不同繁育组合子代个体的肌间骨总数范围为 96 ~ 134,平均 119,各组合肌间骨的数目显著性差异(P > 0.05),其中,厚颌鲂自交组合子代个体的肌间骨数目最少(平均值为114)。不同杂交组合子代体重和体长与肌间骨的长度均呈线性相关。不同部位肌间骨长度存在差异,其中躯干轴上肌的肌间骨长度显著大于躯干轴下肌、尾部轴上肌和尾部轴下肌三个部位的肌间骨长度(P < 0.05)。躯干轴下肌的肌间骨数目显著少于其他部位(P < 0.05),尾部轴上肌和尾部轴下肌的肌间骨数目显著性差异(P > 0.05)。杂交鲂肌间骨形态复杂多样,分别为“1”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多叉形和“(”形 6 种类型,肌间骨越靠近鱼体前端形态越复杂,且与存在部位有一定的关系,躯干轴上肌的肌间骨形态最复杂。研究结果表明,鲂属鱼类近缘杂交子一代的肌间骨相关性状方面显著改变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