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两种药用蜚蠊油脂成分的GC-MS分析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7110055

Keywords: 澳洲大蠊 美洲大蠊 油脂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分析比较澳洲大蠊与美洲大蠊的油脂成分组成,为合理利用两种蜚蠊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蜚蠊药材,所得醇提液用石油醚萃取得到油脂部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油脂成分,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柱,载气高纯氦,电子轰击电离源,离子源温度230 ℃,质量扫描范围m/z 12~550,用NIST11.L 标准库进行质谱检索,并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相对峰面积。结果:从澳洲大蠊油脂中鉴定37个成分,占总成分90.99%,其中以亚油酸(29.86%),油酸(26.30%),二十六烷(10.57%),硬脂酸(3.94%),十七烷(3.78%)相对峰面积居高,另检出少量花生四烯酸(0.34%);从美洲大蠊油脂中鉴定35个成分,占相对总成分94.14%,以油酸(44.09%),棕榈酸(16.03%),硬脂酸(6.32%),3-二十碳炔(5.31%)较多。结论:澳洲大蠊与美洲大蠊油脂的主要成分类型均为脂肪酸及其酯类和烃类化合物,但在种类与相对峰面积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21个共有成分,其相对峰面积差别较大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