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藻酸钠在土壤镉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
Abstract:
[1] | 李卫青, 张筠. 尊崇土地回归自然——2012年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青海社会科学, 2012(3): 200-204. |
[2] | 张立德. 环境纳米科技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功能材料信息, 2010, 7(4): 7-14. |
[3] | 郑苇, 高波, 闵海华, 刘淑玲.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27(3): 6-8. |
[4] | 蔡茜茜, 袁勇, 余震, 等. 锰化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6): 1160-1166. |
[5] | 秦余丽, 熊仕娟, 徐卫红, 等. 不同镉浓度及pH条件下纳米沸石对土壤镉形态及大白菜镉吸收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6, 37(10): 4030-4043. |
[6] | 余淑娟, 高树芳, 屈应明, 等. 不同土壤条件下镉对番茄根系的毒害效应及其毒害临界值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4): 640-646. |
[7] | 刘彩凤, 史刚荣, 余如刚, 等. 硅缓解植物镉毒害的生理生态机制[J]. 生态学报, 2017, 37(23): 7799-7810. |
[8] | 王峰, 单睿阳, 陈玉真, 等. 闽中某县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镉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J]. 茶叶科学, 2018, 38(5): 537-546. |
[9] | 贾广惠, 吴靖. 中国“镉米”议题与传媒社会预警[J]. 学术论坛, 2012, 35(11): 185-189. |
[10] | 沈凤斌. 含镉小麦再敲土壤污染警钟[J]. 生态经济, 2017, 33(9): 10-13. |
[11] | 周其文, 师荣光, 韩允垒, 等. 天津市郊不同利用方式农田土壤镉的累积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6): 182-187. |
[12] | 张伟宁, 郑培生, 聂全新, 等. 钽铌冶炼过程中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J]. 广州化工, 2017, 45(22): 127-129. |
[13] | 朱德强. 土壤镉污染及其修复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1): 175-177. |
[14] | 何甜, 帅红, 朱翔. 长株潭城市群污染空间识别与污染分布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7): 1081-1090. |
[15] | 戴世明, 吕锡武. 镉污染的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6, 13(3): 63-65. |
[16] | 王芸. 保护性耕作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理化性状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17] | 罗琼, 王昆, 许靖波, 等. 我国稻田镉污染现状?危害?来源及其生产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30): 10540-10542. |
[18] | 王建平. 土壤污染灾害的致灾性三论——以“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失效为视角[J]. 社会科学, 2013(7): 92-102. |
[19] | 郭成久, 吕明波, 苏芳莉, 等. 长期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土壤镉离子迁移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 48(2): 200-206. |
[20] | 李婧, 周艳文, 陈森, 等. 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危害及其治理方法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21(24): 104-107. |
[21] | 王美, 李书田. 肥料重金属含量状况及施肥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富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2): 466-480. |
[22] | 郭观林, 周启星. 中国东北北部黑土重金属污染趋势分析[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21(3): 386-392. |
[23] | 黄益宗, 朱永官, 黄凤堂, 等. 镉和铁及其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4, 13(3): 406-409. |
[24] | 陈明利, 张艳丽, 吴晓芙, 等. 人工湿地植物处理含重金属生活废水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1(12): 164-168. |
[25] | 张永平, 范红伟, 杨少军, 等. 外源水杨酸对镉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缓解效应[J].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50(10): 1555-1562. |
[26] | 蔡文洁, 江研因. 甲基汞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1): 77-81. |
[27] | 方齐乐, 陈宝梁. 新型环境污染物高氯酸盐的环境化学行为、食品安全及健康风险[J]. 科学通报, 2013, 58(26): 2626-2642. |
[28] | 徐应明. 污染土壤修复、诊断与标准体系建立的探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2): 413-418. |
[29] | 冯丹阳. 日本公害健康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 42(2): 131-134. |
[30] | 唐秋香, 缪新. 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3, 31(S1): 747-750. |
[31] | 高宇, 程潜, 张梦君, 等.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 33(10): 103-110. |
[32] | 莫小荣, 王芸, 胡晓熙, 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6, 43(4): 58-60. |
[33] | 刘霞. 螯合剂与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塿土中Cu、Pb的淋洗修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
[34] | 黄益宗, 郝晓伟, 雷鸣, 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409-417. |
[35] | 徐慧, 陈明. 土壤铅、镉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1): 65-67. |
[36] | 胡艳平, 徐政, 王巍, 等. 电动修复治理环境中的铬污染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 2015, 39(10): 941-947. |
[37] | Arbai, S., Mohamed, Z., Mohamed, K. and Abu Bakar, A.A. (2014)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to Re-move Heavy Metal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Purging Solution. In: Hassan, R., Yusoff, M., Ismail, Z., Amin, N. and Fadzil, M., Eds., InCIEC 2013, Springer, Singapore, 531-538. https://doi.org/10.1007/978-981-4585-02-6_46 |
[38] | Zhang, T., Zou, H., Wang, Y., et al. (2013) Experimental Study on Enhancement Technology for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Lead Contaminated Soil.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7, 3619-3623. |
[39] | 宋玉婷, 雷泞菲. 我国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措施[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2(3): 79-83. |
[40] | 张兴梅, 杨清伟, 李扬. 土壤镉污染现状及修复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3): 79-81. |
[41] | 黄俊伟, 闯绍闯, 陈凯, 等.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43(6): 757-765. |
[42] | 曹心德, 魏晓欣, 代革联, 等.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及其化学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7): 1441-1453. |
[43] | 马淑敏, 孙振钧, 王冲. 蚯蚓–甜高粱复合系统对土壤镉污染的修复作用及机理初探[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1): 133-138. |
[44] | 薛高尚, 胡丽娟, 田云, 等.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1): 266-271. |
[45] | 岳耀权, 杨宁, 陈宁, 等. 设施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51(7): 167-172. |
[46] | 宋玉婷, 雷泞菲, 李淑丽.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研究进展[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8, 35(5): 58-68. |
[47] | 李宝磊, 邵春岩, 陈刚, 等. 我国含汞土壤处置新技术解析[J]. 土壤通报, 2018, 49(5): 1247-1253. |
[48] | 董雯娟, 赵保卫. 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S2): 128-130. |
[49] | 梁丽琛, 刘维涛, 张雪, 等. 盐土植物提取修复重金属污染盐土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7): 1233-1241. |
[50] | 马铁铮, 马友华, 徐露露, 等.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农业生态修复技术[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30(5): 39-43. |
[51] | 陈卫平, 杨阳, 谢天, 等.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挑战与对策[J]. 土壤学报, 2018, 55(2): 261-272. |
[52] | George, M. and Abraham, T.E. (2006) Polyionic Hydrocolloids for the Intestinal Delivery of Protein Drugs: Alginate and Chitosan—A Review.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 114, 1-14.
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06.04.017 |
[53] | 林永波, 邢佳, 孙伟光. 海藻酸钠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23(9): 85-88. |
[54] | 杨月梅, 王士斌. 新型药物载体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1, 25(21): 91-94. |
[55] | 王春霞, 张娟娟, 王晓梅, 等. 海藻酸钠的综合应用进展[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3, 49(5): 99-102. |
[56] | 黄知清. 海藻的开发应用及发展趋势[J]. 广西化纤通讯, 2000(2): 38-40. |
[57] | Russo, R., Malinconico, M. and Santagata, G. (2007) Effect of Cross-Linking with Calcium Ions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ginate Films. Biomacromolecules, 8, 3193-3197. https://doi.org/10.1021/bm700565h |
[58] | 田文, 王晓, 马春, 等. 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对镉离子的吸附性能分析[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6, 35(3): 221-225. |
[59] | 薛超, 祁佩时, 刘云芝. 海藻酸钠–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水中Cd2+的吸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 38(11): 52-55. |
[60] | 李国清, 罗生全. 海藻酸钠–腐殖酸钠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3): 226-231. |
[61] | 朱一民, 沈岩柏, 魏德洲. 海藻酸钠吸附铜离子的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 2003, 24(6): 589-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