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5 

会思想的芦苇,竟如此坚强——抗战初期北大教授的艰难选择
So Strong Was the Reed that Could Think — the Difficult Choices Made by the Professors of Peking University in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Keywords: 抗战初期,北大教授,现代大学
initial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professor of Peking University,modern university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大学这一百多年的“光荣与梦想”,最让人感怀的,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而非具体的教学或科研成果。现代大学这一制度设计,给无数读书人参与抗战、保存民族气节提供了可能性。七七事变后,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而又无力回天的读书人该如何自处,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绝大部分教授都响应政府的号召南迁;至于学校承认的四位“留平教授”,除周作人因出任伪职战后被审判,其他三位(孟森、马裕藻、冯祖荀)都坚持不与日本人合作,保住了士人气节。作为会思想的芦苇,危机时刻的选择,并不关涉“知识”与“学问”,而是“气节”与“情怀”。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所坚守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责,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与信念。对比明清易代之际的读书人,抗战初期北京大学的教授,其精彩表现,更为可圈可点。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