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的初步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Preliminary Revision and Reliability Test of Social Adaptation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DOI: 10.13718/j.cnki.xdsk.2018.03.014

Keywords: 社会适应问卷, 修订, 高中生, 信效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修订适合评价我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问卷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选取四川省成都市2所职业高中和2所普通高中共1 400名学生进行问卷施测,采用适应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作为效度指标。四个月后从两所职业学校中各选取两个班(共129人)进行重测。结果表明:(1)问卷的项目质量良好,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个性宜人、人际和谐、学习自主、观点接纳、集体融入、生活独立、环境满意7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七因子模型拟合良好;(2)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3)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重测信度为0.752,7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23~0.854之间,重测信度在0.454~0.591之间,组合信度在0.725~0.855之间。修订后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References

[1]  侯静. 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3): 385-388.
[2]  陈建文, 黄希庭.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 心理科学, 2004(1): 182-184.
[3]  钟晓晓, 朱晓玲, 王坚. 青少年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 2016(3): 126-130.
[4]  王孟成. 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67-85.
[5]  MACCALLUM R C, WIDAMAN K F, ZHANG S, et al. Sample size in factor analysis[J].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9, 4(1): 84-99. DOI:10.1037/1082-989X.4.1.84
[6]  VELICER W F. FAVA J L. Affects of variable and subject sampling on factor pattern recovery[J].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8, 3(2): 231-251. DOI:10.1037/1082-989X.3.2.231
[7]  胡韬. 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编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3): 71-75.
[8]  胡韬, 郭成.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 83-87.
[9]  徐金刚, 赫林, 汪斌, 等. 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研究——基于绍兴市298位流动农民工子女的多层面调查[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581-585.
[10]  徐琛, 曾天德. 自我管理能力对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 109-113.
[11]  何玲, 姚虹. 听障青少年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研究——基于抗逆力的中介作用[J]. 残疾人研究, 2017(1): 75-80.
[12]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131-133.
[13]  胡韬.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7.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Y1075051
[14]  余益兵. 社会适应问卷(简式版)在农村中小学生样本中的应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140-145.
[15]  聂衍刚, 林崇德, 彭以松, 等.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J]. 心理学报, 2008(9): 1013-1020.
[16]  胡天强, 张大均, 程刚. 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2): 120-126.
[17]  杨彦平, 金瑜.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4): 108-114.
[18]  胡朝兵, 毛宇, 王昌善, 等. 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适应问卷的编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 58-63.
[19]  胡韬, 刘敏, 廖全明. 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1): 100-104.
[20]  贾林斌.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 济南: 山东大学, 2008.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135093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