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四川盆地东部构造热演化:来自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约束

DOI: 10.13745/j.esf.2017.03.008

Keywords: 构造热演化,剥蚀量,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四川盆地东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数据,对四川盆地东部不同地区的古地温梯度、古热流、剥蚀量进行了研究。AFT模拟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部在晚白垩世早期(100~80 Ma)开始抬升,抬升剥蚀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且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以约30 Ma为界,重庆北碚地区表现为两期冷却,先期冷却缓慢,后期冷却迅速;川东北持续的冷却过程虽有波动但冷却速率差别较小。依据重建的最高古地温剖面恢复了侏罗系顶部不整合面的剥蚀量,川东北普光地区剥蚀量在2.45~2.85 km,鄂西渝东地区齐岳山复背斜北部剥蚀量较大,达3.65 km,齐岳山复背斜南部剥蚀量2.67 km,川东南地区剥蚀量2.05 km。研究区的构造热演化表现为既存在抬升剥蚀又存在盆地冷却效应的双重作用:由三叠纪至今,研究区地温梯度和热流持续降低,地温梯度由30~38 ℃/km降低至20~23 ℃/km;热流由70~85 mW/m2降低至50~55 mW/m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