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南麂列岛冬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DOI: 10.12024/jsou.20170602095

Keywords: 海洋自然保护区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人为干扰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分别于2010年2月与8月对南麂列岛4条潮间带断面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25种,其中软体动物72种,大型藻类23种,甲壳动物13种,多毛类10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3种。冬季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共72种,生物量(3 941.22±2 870.13)g/m2,丰度(1 275.44±749.37)ind./m2;夏季生物种类共93种,生物量(4 521.69±3 473.66)g/m2,丰度(2 099.07±1 074.82)ind./m2;不同季节的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差异。各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62~2.95之间,平均为2.50±0.46;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1.99~5.88之间,平均为4.81±1.31;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60~0.77之间,平均为0.71±0.06;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0.71~0.92之间,平均为0.86±0.08。运用ABC曲线、等级聚类和MDS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岩礁质3条断面的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差异,但相似度均大于50%,泥质的国姓岙断面冬季和夏季则分别为两个群落。除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国姓岙断面群落结构受到中等程度的扰动外,其他断面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