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规范的初步探讨
Abstract:
证候动物模型的规范化研究近40年的发展,在一定的方法范围内已有较充分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在新的方法基础上发展的新阶段。证候模型的规范化包括学科规范化和模型规范化两个方面。具有模型规范化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理性研究方法的贯彻,其关键在于与证候实质揭示结合的临床证候规范化.脾虚证模型在证候模型中占有重要地位。1991年统计脾虚证模型文献占证候模型总文献的比例为31. 6肠,至1997年仍为30. 5。除基础研究外,脾虚证模型已被用于健脾灵、四理汤、绞股蓝总皂贰等70余种中药新药的药理研究。脾虚证模型以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模型为主。本文以脾气虚证模型为代表探讨证候模型规范化研究的思路
References
[1] | 王淑兰,等.中医杂志,1990,(3):49
|
[2] | 易杰,等.辽宁中医杂志,1993,(10):43
|
[3] | 张启元.迈向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10周年学术发展研讨会文集,1991,319
|
[4] | 彭成,等.中医杂志,1996,37(4):214
|
[5] | 许周振.中医药信息,1989,6(3):4
|
[6] | 王玉良.辽宁中医杂志,1984,(5):40
|
[7] | 陈小野,等.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5,(2):37
|
[8] | 王建华,等.中医杂志,1986,59(9):311
|
[9] | 侯建平,等.天津中医,1997,14(3):128
|
[10] | 张洪泉,等.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1)s42
|
[11] | 陈小野.中医杂志,1995,(4):239
|
[12] | 南京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组.浙江中医杂志,1982,(8):355
|
[13] | 吕琳,等.辽宁中医杂志,1997,24(8);379
|
[14] | 刘士敬,等.辽宁中医杂志,1996,23(8):378
|
[15] | 厉兰娜,等.北京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4,11(3):14
|
[16] | 赵子厚,等.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3):158
|
[17] | 蒋渝。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2):26
|
[18] | 杨云.北京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4,11(3):61
|
[19] | 陈小野,等.中兽医医院杂志.1996,(2):3
|
[20] | 权觉武.陕西中医,1987,(9):43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