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09
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DOI: 10.3724/SP.J.00001, PP. 871-877 Abstract: 对广东省佛山地区2008年夏季高温时期暴发的大口黑鲈溃疡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从患病鱼的病灶肌肉组织中分离到5株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黑鲈,均未出现溃疡暴发病的典型症状病鱼体表大片溃烂,裸露肌肉坏死并有出血,尾鳍、胸鳍和背鳍基部红肿溃烂。制备病灶肌肉组织的除菌过滤液,背部肌肉注射感染健康大口黑鲈,7d后出现典型的溃疡病症状。取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的患病鱼病灶肌肉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经电镜观察,均发现组织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毒粒子有囊膜,呈六角形,为正20面体对称结构,大小约为145.5nm。根据已知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提取人工感染发病鱼病灶肌肉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已报道的虹彩病毒mcp基因有着较高同源性(39.5%~100%)。从电镜观察和mcp基因测序分析结果确认该病毒为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与国外报道的大口黑鲈病毒(lmbv)在分子特性和引起的疾病特征上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大口黑鲈溃疡性暴发病的病原是虹彩病毒,将该病暂命名为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