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14
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对剑尾鱼cu/zn-sod及相关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DOI: 10.3724/SP.J.1231.2014.49002, PP. 483-491 Keywords: 剑尾鱼,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应激基因表达,分子生物学,毒性作用 Abstract: 研究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暴露对剑尾鱼肝脏cu/zn-sod及相关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筛选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并首次克隆和分析剑尾鱼cu/zn-sod的cdna全序列。实验将剑尾鱼随机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和3.5、7.0、14.0和28.0mg/l等4个pfos实验暴露组,同时设置平行组。定量测定了24h、48h、96h和14d肝脏组织中的cu/zn-sod、hsp70-1、hsp70-2和gst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成功克隆包含794bp核苷酸和编码154个氨基酸的剑尾鱼cu/zn-sod的cdna全序列。通过与其他相关鱼类cu/zn-sod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77%~83%和79%~88%。高浓度pfos暴露后,剑尾鱼肝脏中与应激相关的各种基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rt-pcr技术检测cu/zn-sodmrna表达在剂量效应上不显著,cu/zn-sodmrna表达和sod活性之间并没有相关性,推断是其他类型的sod基因在pfos暴露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持续延长,cu/zn-sod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趋势与sod活性变化及hsp70-1mrna表达相一致,表明hsp70通过提高剑尾鱼体内sod水平以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hsp70-2mrna水平比hsp70-1mrna表达更加敏感。hsp70-2变化趋势与cu/zn-sodmrna表达相关性不强,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gstmrna表达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与nrf2信号传导途径有关,也可能是机体在应对pfos进入鱼体后的一种防御措施。剑尾鱼在体实验表明,pfos能够诱导肝脏氧化应激反应,gstmrna和hsp70-2mrna表达可以作为pfos暴露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