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14
氟苯尼考在鲫和草鱼体内的药代/药效动力学联合参数及其临床给药方案的研究DOI: 10.3724/SP.J.1231.2014.48983, PP. 888-895 Keywords: 鲫,草鱼,氟苯尼考,嗜水气单胞菌,防耐药突变浓度,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 Abstract: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鲫和草鱼体内的药代学、药效动力学联合参数,并制定氟苯尼考对鲫、草鱼的精确用药方案,本实验结合氟苯尼考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aah01的体外药效学研究和口灌不同剂量的氟苯尼考在鲫、草鱼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确定了氟苯尼考防治该致病菌引起的鲫和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对caah01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0μg/ml,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mpc)为6.0μg/ml,防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为0.5~6.0μg/ml。按10、20、30mg/kg体质量剂量对鲫、草鱼口灌氟苯尼考后,在鲫体内,血药浓度大于mpc的维持时间分别为5、8、24h;auc24/mic分别为177.06、265.90、426.50;cmax/mic分别为15.59、21.32、31.24。在草鱼体内,血药浓度大于mpc的维持时间分别为0、0、3h;auc24/mic分别为38.60、75.08、121.94;cmax/mic分别为4.75、10.08、19.99。研究表明,综合血药浓度维持mpc以上的时间、auc24/mic或cmax/mic指标,氟苯尼考适用于鲫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其防突变用药方案为剂量30mg/kg,每日1次给药,休药期不低于20d。对于草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氟苯尼考不宜连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