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5
广东省水库轮虫分布特征Abstract: 在2000年调查了广东省18座水库的轮虫种类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于2001~2003年研究了滞留时间对飞来峡水库、流溪河水库和新丰江水库三座典型水库(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d、172d和644d)轮虫分布的影响。共检到轮虫101种,其中大多数种类来自臂尾轮科(brachionidae)、腔轮科(lecanidae)、异尾轮科(trichcercidae)和疣毛轮科(synchaetidae)。常见属为龟甲轮属(keratella)、臂尾轮属(brachionus)、腔轮属(lecane)、多肢轮属(polyarthra)、异尾轮属(trichocerca)、晶囊轮属(asplanchna)、聚花轮属(conochilus)和无柄轮属(ascomorpha)。从不同生活习性种类组成看,每次采样均以浮游种类为主。在直流型的飞来峡水库中,底栖和着生种类占种类数的41%;而在长滞留时间的新丰江水库中只占18%;中等滞留时间的流溪河水库则介于它们之间。从不同食性种类的丰度看,在新丰江水库和流溪河水库中,轮虫以滤食细小悬浮颗粒物的种类(螺形龟轮虫、独角聚花轮虫和广生多肢轮虫)为优势种;而在直流型的飞来峡水库中,以劫掠粒径较大食物的种类(疣毛轮虫等)为优势种。聚类分析表明,不同营养水平水库轮虫的组成并不是绝然不同的,而是随着营养水平的上升逐渐发生变化的。在营养水平较低水库中以广栖性的螺形龟甲轮虫为优势种,随着营养水平的上升,螺形龟甲轮虫优势并逐渐降低,而异尾轮虫或臂尾轮虫优势度逐渐上升,并在中富营养和富营养水库中成为优势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