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1
冀西北坝上半干旱区南瓜油葵间作的水分效应Abstract: 针对冀西北高原水源匮乏、利用低效问题,于2009-2010年在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通过南瓜//油葵不同间作群体结构试验,探讨了该区南瓜水分高效的种植方式。试验设南瓜单作(sp),南瓜行间作1行油葵(ic1),南瓜行间作2行油葵(ic2)和油葵单作(so)4个处理。结果表明,南瓜行间种植两行油葵(ic2)在南瓜生长中后期出现了油葵与南瓜争夺水分的现象,而南瓜行间种植一行油葵(ic1)无此现象。各处理间水量平衡各分量有较大的差异,在整个生育时期降雨量为201.6mm的情况下,渗漏量占的比重非常小,并且土壤蓄水量变化均为负值,绝大部分水分都是以气态水蒸散掉,但不同间作方式蒸散失水量不同,其中ic1较so、sp和ic2分别少散失土壤水分36.33%、19.00%和34.87%。得益于油葵的偏利效应使南瓜经济产量下降30.00%-71.42%,而间种油葵单株产量相对单作田提高190.71%-241.26%,虽其土地当量比ler和水分当量比wer分别达1.08-1.22和1.07-1.26,但ic1复合群体的经济效益只能与南瓜单作田持平,其他处理明显低于单作南瓜。在冀西北高原雨养背景下,稀植高效的南瓜单作生产能够实现对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