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4 

南黄海潮汐锋对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Keywords: 潮汐锋,浮游细菌,生物量,黄海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2001年5月16~23日、6月10~24日和2002年6月5~12日,利用“北斗号”船只对南黄海鱼产卵场进行了3次专项调查。研究了潮汐锋断面叶绿素a浓度、浮游细菌生物量的分布,目的是阐明潮汐锋的存在对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的影响。3个航次中的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0.06~2.34mg/m3(2001-05)、0.08~0.9mg/m3(2001-06)、0.14~3.04mg/m3(2002-06)。3航次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spp.)蓝细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62~22.06mgc/m3(2001-05)、8.53~27.52mgc/m3(2001-06)、0.69~55.90mgc/m3(2001-06)。异养细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56~51.82mgc/m3(2001-05)、8.54~24.77mgc/m3(2001-06)、3.12~10.05mgc/m3(2002-06)。而聚球藻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cb:pb)平均值分别为:58%(2001-05)、77%(2001-06)、31%(2002-06)。结果表明,南黄海鳀鱼产卵场在春末夏初(5~6月份),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及次大值主要分布在锋区及其邻近的层化区20m以浅位置;聚球藻蓝细菌生物量最大值主要分布于锋区及层化区表层和水体中层;异养细菌生物量最大值则多出现在混合区的表、底层和层化区的表层;就聚球藻蓝细菌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而言,以层化区较高,且主要为表层和底层,而锋区及混合区较小。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