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7
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和小叶杨(populussimonii)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Abstract: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公路沿线不同绿化植物及其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绿化植物根际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小叶杨和油松两种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两种营养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而且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具有zn>cu>ni,?cr,?as,?pb>cd>hg的基本规律。小叶杨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油松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cu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绿化植物根际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zn>pb>ni、cr>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zn>cu>ni、cr、as、pb>cd>hg并非趋于一致。公路绿化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所占的比例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