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5
基于管理目标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需水量Abstract: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然而近些年来由于黄河上、中游开发不断,砍伐、引水工程等引发了下游特别是河口三角洲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表现在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根据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问题以及ramsar公约要求,确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即保护新生湿地和鸟类资源,栖息地恢复与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与过程的维持等3个层次的目标。通过分析湿地生物和水量的相关性,计算了不同层次管理目标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需水量,即在不考虑输沙用水的情况下,黄河三角洲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适宜需水量和理想需水量分别为40.95×108m3、52.45×108m3和67.93×108m3;在考虑输沙用水的情况下,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适宜需水量和理想需水量分别为190.95×108m3、202.45×108m3和217.93×108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