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4 

呼兰河湿地夏、秋两季浮游植物功能分组演替及其驱动因子

Keywords: 浮游植物功能分组,季节演替,环境变化,呼兰河湿地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于2012年夏、秋两季把呼兰河湿地划分为湿地保护区、湿地农业区、湿地工业区三部分,根据不同生境设置采样点并进行浮游植物标本采集。研究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191个分类单位,隶属于7门9纲19目28科69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主要以硅藻门种类数最多(43%),绿藻门其次(28%),另外裸藻门(17.2%)和蓝藻门(8.3%)也占较大的比例。浮游植物丰度从夏季的1.23×107个/l上升为秋季的1.98×107个/l,两季平均1.6×107个/l。夏、秋两季共划分浮游植物功能分组19个,x1/w2/mp/lo/j组藻种在夏、秋两季中均有稳定的出现,并占较大丰度比例,h1/y/w1组的藻种只在特定的季节或地点出现,d/p/tb组藻种虽出现的频率较高但相对丰度较低。代表性功能分组从夏季的h1/mp/lo/tb/j/g演替为秋季的mp/w2/x1/j/w1/y。在采集浮游标本的同时,对电导率(spcond)、总磷(tp)、水温(wt)等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探讨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功能分组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电导率,总磷和水温是驱动呼兰河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组演替的主要环境因素。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