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类学报 2015
中华山蝠翼的形态学发育模式Abstract: ?为了揭示中华山蝠翼的形态学发育模式,2012-2014年,通过对50只中华山蝠幼蝠进行人工饲养实验观察及测量,辅以野外标志重捕,研究中华山蝠翼的生长。结果显示:中华山蝠翼外形各量度值先呈直线增长,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各指标增长速度减慢的日龄各不相同,臂膜长在25日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翼展、翼面积、臂膜面积在30日龄增长速度减慢;掌膜长及掌膜面积则在40日龄增长速度减慢。臂膜长发育最快,试飞前(28日龄)已达到成体臂膜长的80.9%。翼载在幼蝠生后14日龄内呈直线增长,然后开始直线下降,到试飞期(35日龄左右),翼载值降到最低,是成体翼载的80.0%,此后呈极缓慢增长趋势。中华山蝠翼的生长主要集中在试飞前。试飞后,则通过减缓体重的增长速度甚至减轻体重,保持翼面积尤其是掌膜面积的增长速度,从而降低翼载,以便更快地适应飞行生活。logistic,vonbertalanffy和gompertz3种非线性曲线中,gompertz模型对翼展拟合度最佳,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模型对翼面积拟合度优于logistic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