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黄河 2009
黄河调水调沙的效益——"黄河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和巨大潜力"之八Keywords: 调水调沙,平滩流量,造床流量,防洪效益,黄河 Abstract: ?2002~2006年黄河调水调沙的效益主要表现在:①加大了入海泥沙,使下游含沙量加大73.3%,达到了三门峡水库初期运用冲刷的水平.②冲刷降低了洪水水位.下游河道总冲刷量13.23亿t,仅及三门峡水库初期运用冲刷量的57.2%,而3000m3/s水位降低在高村以上相近,在艾山以下小浪底运用的水位降低明显好于三门峡初期运用的.特别是利津,前者水位下降1.00m,后者抬高0.01m.③进入下游河道流量在2500m3/s以上,保证了全河冲刷;同时尽可能避免了中、小流量,未出现山东河段的回淤,从而使全河造床流量均匀加大.④不仅消除了小浪底工程论证和初设阶段对"冲黄河、淤山东"的担心,而且使山东河段冲刷比例增加.较之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艾山至利津的冲刷量及冲刷比例,均有明显增加.当然,调水调沙的最根本效益,是利用水动力普遍扩大了主槽,使平滩流量增加1800~2000m3/s,改善了近900km的河道,流量在1800~4000m3/s时洪水不上滩,产生了巨大的防洪效益,这在世界治河史上是没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