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从四川看鄂尔多斯盆地的碳酸盐岩储气层

, PP. 1-8

Keywords: 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古风化壳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四川与鄂尔多斯盆地同属多旋回克拉通盆地,沉积史相似,因此用前者的碳酸盐岩储层模式类比于后者,有助于对气田的早期评价。经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有形成多种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地质基础,目前发现的奥陶系储层,属古风化壳膏溶类型,具形成大气田的储层条件,但其非均质性绝不可忽视。

References

[1]  唐泽尧,周炜等.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模式.油田开发论文集(第1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2]  唐泽尧.孔金祥.威远气田震且系储层结构特征.石油学报,1984;5(4)
[3]  冯增昭.陈继新.张育森.那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4]  杨俊杰.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发现.天然气工业,1991,11(2)
[5]  唐泽尧.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第6章).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6]  唐泽尧.四川盆地白云岩储集层的类型和特征.油相沉积区油气地质.1988,2(1)
[7]  曾少华.那尔多斯中东部奥陶系古风化壳及高产因家的探讨.石油勘探与开发.1991;18(2)
[8]  唐泽尧.吴恩国.燕发潮坪碳酸盐岩的油气储集性.石油与天接气地质.1980;1(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