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西瓜噬酸菌吡哆醛磷酸(vb6)营养缺陷型与致病性相关

, PP. 1037-1044

Keywords: 西瓜噬酸菌,转座子,吡哆醛磷酸,致病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fruitblotch,bfb)是由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citrulli,ac)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为害西瓜、甜瓜的叶片和果实,造成大量减产。迄今,对该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鉴定、病原菌检测技术、病害防治方法、品种抗病性鉴定等方面,而对病原菌的致病机理仍然知之甚少。本实验以西瓜噬酸菌xjl12菌株为背景构建转座子(mini-tn5)插入的突变体文库,以哈密瓜(cucumismelovar.saccharinus)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哈密瓜种子浸种处理和子叶注射接种的方法筛选突变体,而后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插入突变体,并对所得的突变株及野生型、互补等各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游动性等相关表型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文库筛选得到的1株致病力明显下降的突变体,亚克隆鉴定可知该突变体δxj-25的mini-tn5插入位点为吡哆醛磷酸生物合成蛋白基因(pdxj基因),其功能主要与吡哆醛磷酸(俗称vb6)生物合成蛋白相关。突变菌株δpdxj致病性显著下降,生长能力、游动性明显降低,无法正常形成鞭毛和产生生物膜。通过外源添加vb6可恢复其致病性和生长能力等主要表型。本研究证明vb6生物合成在致病性、生长能力以及鞭毛的合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降低病原菌侵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