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野生金龙胆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及总黄酮成分在局群间的分布特征
, PP. 84-88
Abstract:
探索来自18个采集地的金龙胆草RAPD遗传性分析及总黄酮成分在局群间的分布特征。采用筛选的10个随机引物,用NTSYSpc2.1软件计算材料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GS),并建立各种间的亲缘关系树形图,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各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10个引物共扩出71个DNA片段,多态性DNA片段68个,占总扩增数的97.14%。18个金龙胆草种源可明显聚为2大类。总黄酮含量以攀枝花市范围的样品含量最高。不同种源金龙胆草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黄酮含量分布却与遗传聚类的分类有差异,提示今后在金龙胆草选育和道地药材研究上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References
[1] | 苏艳芳, 颜世伦, 周立军, 等.金龙胆草总皂苷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中国, CN101933964A[P]. 2011-01-05. [2]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201. [3] Yang CR, He ZT, Li XC, et al.Blinin, a neoclerodane diterpene from Conyza blinii[J]. Phytochemistry, 1989, 28(11):3131-3134. [4] 苏艳芳, 陈磊, 罗洋, 等.金龙胆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溃疡活性研究(Ⅰ)[J].中草药, 2007, 38(3):332-334. [5] 徐丽萍, 刘建生, 敏德, 等.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中国中药杂志, 1998, 23(5):293-295. [6] 徐丽萍, 刘建生, 敏德, 等.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国中药杂志, 1998, 23(9):552-253. [7] 苏艳芳, 刘建生, 果德安, 等.金龙胆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 2001, 32(6):496-497. [8] 薛洪宝, 常华兰.色谱法分析金龙胆草中低极性有效成分.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10);157-161 . [8] 王珍, 方宣钧.植物DNA分离[J].分子植物育种, 2003, 1(2):281-288. [9] 唐敏.金银花黄酮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与生物学效应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2008. [10] 董运贤.野生金龙胆草的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 2003, 28(10):977-978. [11] 邵爱娟, 李欣, 黄璐琦, 等.不同种源黄芩的RAPD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6):452-455. [12] 黄璐琦, 陈美兰, 肖培根.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及模式假说[J].中国中药杂志, 2004, 29(6):494-49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