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07年中国主要城市的规模产出效应实证研究:一个面板模型
Keywords: 城市规模产出效应,城市规模产出弹性,时间效应,地区效应
Abstract:
建立柯布道格拉斯城市规模产出效应面板模型,对1994—2007年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规模产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对产出有显著性影响,城市规模产出效应中包含显著的时间影响和地区影响。包含时间影响的变截距模型显示,城市规模产出弹性为0.128,时间影响系数由1994年的-0.652单调增加到2007年的0.615,说明城市规模产出效应、资源使用效率和城市化质量逐步提高;包含地区影响的变系数模型表明,城市规模对产出影响中存在显著的固定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水平效应在-13.569和17.140之间,增长效应在0.438和5.0之间。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规模越大的城市通常具有更高的水平效应,但是增长效应却越低,这表明可能存在适度的最优城市规模。
References
[1] | Henderson J V.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64(4):640-656.
|
[2] | Henderson J V. Urban Development: Theory, Fact and Illusion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
[3] | Segal D. Are There Returns to Scale in City Size?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6,58(3):339-350.
|
[4] | Moomaw R. Productivity and City Size: A Critique of the Evidence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1,96(4):675-688.
|
[5] | Holmes J T. Scale of Local Production and City Siz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2):317-320.
|
[6] | 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J].经济研究, 1988(5): 74-79.
|
[7] |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规模—产出关系的分形性质与分维特征[J].经济地理,2003,23(4):476-480.
|
[8] | 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6):78-82.
|
[9] | 张力民,刘苏衡.基于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的湖北省城市规模效益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0):86-87.
|
[10] | 蒋涛,沈正平.集聚经济与最优城市规模探讨[J].人文地理,2007,22(6):68-71.
|
[11] | 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2.
|
[12] |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4-306.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