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西藏日土东部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及其与下伏地层不整合面的发现
, PP. 1009-1013
Keywords: 西藏,日土东部,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不整合面
Abstract:
在1∶25万羌多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于日土县鸡穷一带填绘出一套总体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的沉积地层,富含双壳类、珊瑚、腹足类和海绵等海相动物化石,局部碎屑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生物群面貌指示地层时代为晚三叠世,层位归置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底部复成分砾岩角度不整合超覆于中二叠世龙格组之上。这套地层的发现为研究西藏晚三叠世地层的空间展布、古地理环境、古构造背景及地质发展历史等提供了新资料。
References
[1]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
[2] | 潘桂棠,李兴振,王立全,等.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J].地质通报,2002,21(11):701-707.
|
[3] | 曲永贵,王永胜,张树岐,等.西藏申扎地区晚三叠世多布日组地层剖面的启示--对冈底斯印支运动的地层学制约[J].地质通报,2003,22(7):470-473.
|
[4] | 李尚林,王根厚,马伯永,等.藏东北巴青县江绵乡上三叠统东达村组和"甲丕拉组"沉积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005,24(1):58-64.
|
[5] | 王权,董挨管,杨五宝,等.藏西北日土县拉竹龙地区海相三叠系的发现和万泉河群的建立[J].地质通报,2005,24(3):246-251.
|
[6] | 陈玉禄,张宽忠,李关清,等.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上三叠统确哈拉群与下伏岩系角度不整合关系的发现及意义[J].地质通报,2005,24(7):621-624.
|
[7] | 陈玉禄,徐天德,张宽忠,等.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亭共错组的建立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006,25(12):1409-1412.
|
[8] | 李才,翟庆国,董永胜,等.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与羌塘古特提斯洋演化记录[J].地质通报,2007,26(1):13-21.
|
[9] | 王剑,汪正江,陈文西,等.藏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时代归属的新证据[J].地质通报,2007,26(4):404-409.
|
[10] | 冯德臣,李庆武,王永胜,等.藏北双湖地区帕度错一带发现纳拉箐耳羽叶[J].地质通报,2004,23(12):1265-1266.
|
[11] | 朱同兴,李宗亮,李才,等.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地层新资料[J].地质通报,2005,24(12):1127-1134.
|
[12] | 冯心涛,朱同兴,李才,等.藏北双湖地区上三叠统肖茶卡群的重新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5,24(12):1135-1140.
|
[13] | 纪占胜,姚建新,武桂春,等.西藏措勤县敌布错地区"下拉组"中发现晚三叠世诺利期高舟牙形石[J].地质通报,2006,25(1/2):138-141.
|
[14] | 陆济璞,唐专红,李玉坤,等.藏北大横山-拉雄错一带的中-晚三叠世地层--对若拉岗日构造带地质演化的地层学制约[J].地质通报,2006,25(12):1402-1408.
|
[15] | 中国地质调查局.羌塘盆地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J].地质通报,2004,23(1):63-67.
|
[16] | 任纪舜,肖黎薇.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J].地质通报,2004,23(1):1-11.
|
[17] | 张国伟,程顺有,郭安林,等.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J].地质通报,2004,23(9/10):846-853.
|
[18] | 吴根耀.藏东左贡地区碧土蛇绿岩:古特提斯主洋盆的地质记录[J].地质通报,2006,25(6):685-693.
|
[19] | 王建平,刘彦明,李秋生,等.西藏班公湖-丁青蛇绿岩带东段侏罗纪盖层沉积的地层划分[J].地质通报,2002,21(7):405-410.
|
[20] | 郭铁鹰,梁定益,张宜智,等.西藏阿里地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
[21]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西藏地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
[22] |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地层[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
[23] | 赵政璋,李永铁,叶和飞,等.青藏高原地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42.
|
[24] | 陈楚震.西藏三叠纪双壳类化石[J].古生物学报,1983,22(3):363-365.
|
[25] | 梁定益,聂泽同,郭铁鹰,等.西藏阿里北部二叠三叠系古生物研究的新进展[J].地质论评,1982,28(3):245-246.
|
[26] | 饶荣标,徐继范,陈永明,等.青藏高原的三叠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234.
|
[27]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