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6 

“磨拉石建造”和“不整合”在地层对比中的意义:以扬子地块及其北缘…

Keywords: 磨拉石地层不整合地层对比扬子地块寒武纪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争议较大,主要是对“地层不整合”和“磨拉石建造”存在认识上的分岐,笔者据现代构造理论,对地壳变形和沉积建造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导整合可以发育在被动大陆边缘形成初始阶段的裂谷期和裂谷期后,又可产生造山作用过程;磨拉石建造应按构造动力学背景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和剪切型三类;它们分别代表了威尔逊旋回不同阶段的产物。

References

[1]  刘鸿允,中国震旦系,1991年
[2]  刘鸿允,地质科学,1982年,3期,263页
[3]  赵宗溥,地质科学,1982年,1期,13页
[4]  李廷栋,中国区域地质,1982年,1期,13页
[5]  任纪舜,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1年
[6]  刘鸿允,地质科学,1980年,4期,307页
[7]  王鸿祯,地质科学,1980年,2期,103页
[8]  黄汲清,地质学报,1977年,2期,117页
[9]  胡世玲 劳秋元.震旦系地质年代学新研究[J].地质科学,1991,(4):325-336,.
[10]  夏邦栋 方中.磨拉石与全球构造[J].石油实验地质,1989,11(4):314-319,.
[11]  许靖华,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3期,381页
[12]  郝杰,东南大陆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1993年
[13]  汤葵联,国外地质科技,1992年,4期,4页
[14]  杜小弟,世界地质,1992年,2期,11页
[15]  郝杰,中国区域地质,1992年,3期,131页
[16]  马文璞,区域构造解析,1992年
[17]  李继亮,现代地质学研究文集.上,1992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