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石千峰组研究新进展
Keywords: 晚二叠世石千峰组钻孔岩芯海侵超覆地层
Abstract:
豫西石千峰组很发育,分布广泛,据钻井的岩芯及化石划为三段,下段:平顶山砂岩段;中段:双壳类泥灰岩段;上段;石膏钙核段。平顶山砂岩段的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地层上可同华北石千峰组下部对比,平顶山砂岩段同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经陆块南缘局部为不整合,称之海侵超覆,据石千峰组所含化石,说明华北陆块东南部晚二叠世为开阔海环境。
References
[1] | 王仁农,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2年,2期,50页
|
[2] | 王仁农,地层学杂志,1981年,5卷,3期,181页
|
[3] | 王尚启,古生物学报,1980年,19卷,4期,227页
|
[4] | 欧阳舒,黔西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1980年,123页
|
[5] | 曲立范,陕甘宁盆地中生代地层和古生物.1,1980年,115页
|
[6] | 王尚启,古生物学报,1978年,17卷,3期,302页
|
[7] | 线永绵,地质论评,1966年,24卷,3期,165页
|
[8] | 盛金章,中国的二叠系,1964年,59页
|
[9] | 李星学,中国晚古生代陆相地层,1964年,1页
|
[10] | 王自强.华北二叠纪大型古植物事件[J].古生物学报,1989,28(3):314-343,.
|
[11] | 王仁农 王怿.大别山北麓石炭系研究新进展[J].地层学杂志,1994,18(1):17-23,T002.
|
[12] | 王仁农,江苏地质,1994年,18卷,3/4期,162页
|
[13] | 团体著者,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1991年,118页
|
[14] | 胡社荣 刘和.平顶山砂岩段底界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河南二叠―三叠系...[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0,(4):12-15,.
|
[15] | 刘和.河南古生代末箕山运动刍议[J].中国煤田地质,1990,2(4):29-32,.
|
[16] | 张抗,鄂尔多斯断块构造和资源,1989年,147页
|
[17] | 卢凤英,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5期,33页
|
[18] | 王蓉,中国油气区地层古生物论文集.1,1987年,38页
|
[19] | 刘绍龙,地质学报,1986年,60卷,2期,128页
|
[20] | 王自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6年,15期,1页
|
[21] | 欧阳舒,石油实验地质,1985年,7卷,2期,141页
|
[22] | 王仁农,煤炭学报,1983年,3期,55页
|
[23] | 欧阳舒,古生物学报,1982年,21卷,6期,685页
|
[24] | 王仁农,煤田地质与勘探,1982年,5期,18页
|
[25] | 曲立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1982年,4期,83页
|
[26] | 李星学,华北月门沟群植物化石,1963年,79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