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2000年6月4日沙尘暴过境时敦煌地面气象要素及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的变化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02.01.01
Keywords: 沙尘暴,气象要素,能量平衡,甘肃
Abstract:
利用在敦煌进行的"我国典型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2000年6月4日在我国西北所发生的沙尘暴过境时的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以及地表能量平衡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沙尘暴过境时地面水平风风向经历了从稳定到多次调整,再到稳定,最后崩溃的演变.风向调整时,风速减弱,而调整之后,风速加大,同时伴有很强的上升气流.沙尘暴天气来临前,地面空气呈干热状态,处于低气压控制之下;而在沙尘暴过境时和过境后,地面空气显得相对湿冷,地面气压急剧上升,并处于高压控制之下.沙尘暴过境前后,地表的能量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净辐射大幅减少,地气间的感热和潜热输送变弱,土壤全天向上释放热量.
References
[1] | 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1979.
|
[2] | Chuo,H.,Gust Fronts in Niger,Tenki,1994,41.
|
[3] | 钱正安、贺慧霞、瞿章、陈敏连,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分级标准和个例谱及其统计特征,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0
|
[4] | 许宝玉、钱正安、焦彦军,西北地区五次特强沙尘暴前期形势和要素场的综合分析与预报,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44~51.
|
[5] | 江吉喜,一次特大沙尘暴成因的卫星云图分析,应用气象学报,1995,6(2),177~184
|
[6] | 焦彦军、钱正安、陈玉春等,"93.5.5"特强沙尘暴的数值预报研究,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21~127.
|
[7] | 焦彦军、钱正安,"93.5.5"特强沙尘暴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34~141.
|
[8] | 胡隐樵、光田宁,强沙尘暴发展与干飑线-黑风暴形成的一个机理分析,高原气象,1996,15(2),178~185.
|
[9] | 徐国昌、陈敏连、吴国雄,甘肃省"4.22"特大沙暴分析,气象学报,1979,37(4),26~35.
|
[10] | 徐启运、胡敬松,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15.
|
[11] | 柴金明、王斌银,沙尘暴袭击敦煌--直接经济损失达1578万元,甘肃日报,2000年6月6日,第一版.
|
[12] | 沈志宝、魏丽,我国西北大气沙尘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大气科学,2000,24(4),541~548
|
[13] | 王介民、刘小虎、祁永强,应用涡旋相关方法对戈壁地区湍流输送特征的初步研究,高原气象,1990,9(2).120~12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