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气科学  2000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对流低频振荡的年际变化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00.06.06

Keywords: 夏季风爆发,对流活动,低频振荡,海温,年际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1980~1991年云顶黑体温度(TBB)相位和强度的变化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分析研究了夏季风爆发期间TBB场和850hPa风场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平均时间是5月第4候,它爆发的时间和强度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并与大气的低频振荡及前期海洋的热力状况有密切关系。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年(4月第6候),副热带高压较弱,撤离南海较快,从赤道东印度洋到赤道西太平洋,大气对流活动较强,夏季风爆发南海早于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时90~100°E区域过赤道气流显著加强。夏季风爆发晚年(6月第1候)情况相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大气30~60天振荡到达南海的位相有关,前冬和早春南海海温的高低和4月中旬至5月中南半岛强对流区的出现时间,是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前期征兆。根据前冬南海海温预测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和强度与实际相符。

References

[1]  琚建华、罗会邦,1981年初夏东南亚地区大气热源结构及其对经向环流的影响,热带气象,1986,2(2), 99~108.
[2]  Tao Shiyan and Chen Longxun,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monsoon in China, Monsoon Meteorology, C. P. Chang and T. N. Krishnamurti, Eds.,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7, 60~69.
[3]  阎俊岳,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气象学报,1997, 55(2),174~185.
[4]  谢安、张振洲,南海夏季风的推进,气象学报,1994, 52(3), 374~378.
[5]  谢安、刘霞、叶谦,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等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32~142.
[6]  陈隆勋、 宋毅、村上胜人,夏季风爆发时期对流云团的变化特征,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等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54~64.
[7]  李崇银,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一个分析研究,气象学报,1992,50, 41~49.
[8]  金祖辉、村上胜人,东亚季风区对流活动变异及与江淮地区旱涝关系的研究,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等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88~97.
[9]  Masato Murakami, Large-scale aspects of deep convective activity over the GATEarea, Mon. Wea. Rev., 1979, 107, 994~1013.
[10]  何有海、关翠华、甘子钧,南海南部海洋上层的热振荡,海洋学报,1992,14(3), 19~28.
[11]  何有海、关翠华,华南前汛期降水低频振动初步分析,灾害性气候的过程和诊断,黄荣辉等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217~22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