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气科学  2004 

1998年6月8~9日香港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04.05.06

Keywords: 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对1998年6月8~9日香港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分析,表明:(1)此次暴雨是冷锋前暖区的对流性降水,期间有3次强降水过程,每次维持时间2~5小时,中尺度对流系统是造成强降水的主要系统.(2)雷达回波强度与卫星云图对比发现,强回波区全位于云顶温度≤-32℃的云团内,但具体分布有两种情况:一种强回波区位于通常所说的发展强盛的α中尺度云团的边缘TBB等值线密集区,一种如尺度较小的线状强回波则位于两个β中尺度云团(云顶温度≤-52℃)之间.这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是无法识别的.(3)分析单多普勒雷达反演的水平风场发现:大尺度的环境风场中,存在β中尺度系统的独立流场;中尺度云团内部的流场辐合与强回波带相对应.

References

[1]  周秀骥主编,98华南前汛期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海峡两岸及临近地区暴雨实验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175~185.
[2]  张庆红、刘启汉、王洪庆等,华南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科学通报,2000,45(18),1988~1992.
[3]  孙建华、赵思雄,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I.引发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大气科学, 2002,26(4),633~646.
[4]  张小玲、陶诗言、张庆云, 1998年7月20~21日武汉地区梅雨锋上突发性中-β系统的发生发展分析,应用气象学报,2002, 13(4),385~397.
[5]  郑永光、王洪庆、陶祖钰等.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IOP608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热带气象学报,2001,17(2),10~19.
[6]  杜秉玉、陈钟荣、张卫青,梅雨锋暴雨的Doppler雷达观测研究:中尺度对流回波系统的结构和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22(1),47~59.
[7]  陶祖钰,从单Doppler速度场反演风矢量场的VAP方法,气象学报,1992,50(1),81~90.
[8]  刘淑媛,多普勒雷达风场信息处理技术及暴雨中尺度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