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学报  1996 

早元古代宽甸杂岩的成因:地球化学证据

Keywords: 杂岩成因地球化学早元古代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宽甸杂岩形成于2.3―2.4Ga,是目前较少保留的早元古代火山岩系之一,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各类片麻岩、浅粒岩、变粒岩及花岗质岩石组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岩建造相当于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和非造山花岗岩石组合,原始岩浆来源于混染了的亏损地幔源(DMM)或者是DMM和Ⅱ型富集地幔(EM2)的混合地幔源,并具有Dupal异常特征。成因过程的理论模拟计算表明,该杂岩中片麻岩和花岗岩来源于角闪质岩石的母岩浆,经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其原岩建造形成陆壳拉开向洋壳转化的过渡环境。宽甸杂岩所在的中朝克拉通构造演化与北美地盾、欧洲地台和澳洲大陆不同,曾发生强烈的火山喷溢活动而使其增生。宽甸杂岩形成之前(2.3―2.4Ga)就曾经存在过类似现代板块规模的壳幔对流作用发生。

References

[1]  乔广生.鞍山地区太古代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J].地质科学,1990,(2):158-165,.
[2]  孙敏,Precambrian Res,1993年,62卷,171页
[3]  赵宗溥,中朝准地台前寒武纪地壳演化,1993年
[4]  孙敏,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
[5]  团体著者,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年
[6]  姜春潮,辽吉东部前寒武纪地质,1987年
[7]  姜春潮,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院刊,1984年,9期,157页
[8]  张秋生,中国早前寒武纪地质及成矿作用,1984年
[9]  白瑾,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1993年
[10]  孙敏,Precambrian Res,1992年,56卷,1页
[11]  孙敏,1991年
[12]  Sun S S,Magmatism in the Ocean Basins,1989年
[13]  张秋生,辽东半岛早期地壳与矿床,1986年
[14]  Sun S S,1980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