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 PP. 8-17
Keywords: P矢量方法,夏季南海环流,北部气旋式环流,西部强化
Abstract:
基于1998年6~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计算结果:黑潮向西入侵南海,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尤其在20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其中心位置在11°53'N,111°50'E,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13°17'N,112°55'E,两者的尺度皆约为250km.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10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References
[1] | 袁耀初 刘勇刚 等.1997年冬季台湾岛以东与东海黑潮.中国海洋文集(12)[M].,2000.11-20.
|
[2] | 曾庆存.南海数值模拟月平均水平环流图.海洋环流研讨会论文选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27-168.
|
[3] | 管秉贤.南海暖流--广东外海一支冬季逆风流动的海流[J].海洋与湖沼,1978,9(2):117-127.
|
[4] | 卜献卫 袁耀初 等.P矢量方法在黑潮及琉球海流中的应用[J].海洋学报,2000,22(增刊):76-85.
|
[5] | 章凡 王文质 等.夏季巴士海峡附近海域的流场特征.中国海洋学文集(6)[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53-59.
|
[6] | 袁耀初,中国海洋学文集.12,2000年,11页
|
[7] | 许建平,中国海洋学文集.6,1996年,1页
|
[8] | 苏纪兰,海洋环流研讨会论文选集,1992年,206页
|
[9] | 曾庆存,海洋环流研讨会论文选集,1992年,127页
|
[10] | 管秉贤,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5,1964年,1页
|
[11] | 曾庆存 甘子钧.南海月平均流的计算[J].大气科学,1989,13(2):127-138,.
|
[12] | 李荣凤 黄企洲.南海上层海流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1994,16(4):13-22,.
|
[13] | 苏纪兰 刘先炳.南海环流的数值模拟.海洋环流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206-215.
|
[14] | 许建平 苏纪兰 等.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中国海洋学文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1-10.
|
[15]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海区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32.
|
[16] | 卜献卫,海洋学报,2000年,22卷,增刊,76页
|
[17] | Chu P C,J Oceanogr,1998年,54卷,185页
|
[18] | Wang J,Tropic Oceanogr,1997年,16卷,25页
|
[19] | 章凡,中国海洋学文集.6,1996年,53页
|
[20] | Chu P C,Marine Technol Soc J,1995年,29卷,3期,3页
|
[21]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南海海区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1985年,432页
|
[22] | 管秉贤,海洋与湖沼,1978年,9卷,2期,117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