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亚湾营养物质变异特征

, PP. 85-93

Keywords: 营养盐,通量,吸附-解吸,赤潮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大亚湾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数据,以及大亚湾生态网络17~18年8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采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的方法评价大亚湾海域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除部分养殖海区为中营养状态外,大部分为贫营养状态;溶解态的无机磷和硅在过去10a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溶解态的无机氮、溶解氧和叶绿素a则上升;浮游植物生长由过去认为由氮控制转变为现在由磷控制.分析了养殖海区底层海水、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NH4+,NO2-,NO3-,HPO42-,H4SiO4平均通量分别为302.0,-0.06,-1.82,2.53,47.6μmol/(m2·d).室内模拟了天然海水体系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的吸附-解吸及其磷酸盐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论述了大亚湾海域营养盐与赤潮的关系.

References

[1]  徐恭昭.大亚湾环境与资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林永水 等.多样性指数法在赤潮预测中的应用.近海富营养化与赤潮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5-29.
[3]  陈水土 阮五崎.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Ⅲ生物活动参与下的磷形态…[J].海洋学报,1994,16(2):63-71,.
[4]  何清溪 张穗.大亚湾沉积物中氮和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分配特征[J].热带海洋,1992,11(2):38-45,.
[5]  俞志明 马锡年.粘土矿物对海水中主要营养盐的吸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5,26(2):208-214,.
[6]  赵宏宾 刘莲生.海水中磷酸盐在固体粒子上阴离子交换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7,28(2):172-178,.
[7]  林永水.大亚湾核电站监近水域浮游植物研究.大亚湾生态系统研究(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59-72.
[8]  赵宏宾 刘莲生.海水中磷酸盐在固体粒子上阴离子交换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7,28(3):294-302,.
[9]  韩舞鹰,南海海洋化学,1998年,50-8l,60-61页
[10]  来金明,南沙群岛珊瑚礁泻湖化学与生物学研究,1997年,84页
[11]  杨炼锋,海洋与湖沼,1995年,26卷,增刊,83页
[12]  韩舞鹰.南海海洋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  杨炼锋 李锦蓉 等.沉积物中营养盐对大鹏湾赤潮影响的初步探讨[J].海洋与湖沼,1995,26(5)(增刊):83-87.
[14]  宋金明 李鹏程 等.南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沉积物-海水界面间的扩散转移通量.南沙群岛珊瑚礁泻湖化学与生物学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84-92.
[15]  丘耀文 邹仁林.大亚湾大鹏澳水域悬浮物的组成和沉积动态.大亚湾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17-121.
[16]  焦念志.关于沉积物释磷问题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9,(2):80-84,.
[17]  林永水,大亚湾生态系统研究,1999年,59页
[18]  林永水,近海富营养化与赤潮研究,1997年,30-39,1ll-115页
[19]  丘耀文,大亚湾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1996年,117页
[20]  徐恭昭,大亚湾环境与资源,1989年,1页
[21]  Zhang Zhengbin,Theory Interfacial Stepwiseion/Coordination Particle Exchange Itsapplications,1985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