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比例和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0.03.020, PP. 99-102
Keywords: 冬小麦,施氮,氮素利用,15N示踪
Abstract: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NDFF(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植株的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期小麦各器官的含氮量为子粒>叶片>根系>叶鞘>颖壳;各器官的NDFF以根系最多,其次为子粒和茎秆;以增加底肥的比例和分次追肥处理的植株氮素利用率较高;以分次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以增加追肥比例处理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
References
[1] | 张锦熙,刘锡山.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管理体系[J].中国农业科学,1987,(专辑):21-26.
|
[2] | 赵广才.冬小麦子粒发育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喷氮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9,22(5):25-34.
|
[3] | 陈子元,温贤芳,胡国辉.核技术及其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
[4] | 陈 清,温贤芳,郑兴耘,等.灌溉条件下施氮水平对土壤—作物系统中肥料氮素去向的影响[J].核农学报,1997,11(2):97-102.
|
[5] | 张立言,张建平,李雁鸣,等.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37-245.
|
[6] | 魏秀梅,左东峰.冬小麦氮肥深浅追施对氮素利用率和磷钾吸收量的影响[J].核农学通报,1996,17(5):233-235.
|
[7] | 赵广才,张保明,王崇义.应用15N研究冬小麦各部位氮素分配利用及施肥效应[J].作物学报,1998,24(6):854-858.
|
Full-Text